中原霸业
晋国,是春秋时期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原强国。而前面提到的晋文公便是晋国称霸的鼎盛时期。
相传,晋献公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申生,和他两个弟弟夷吾和重耳。晋献公时,骊姬作乱,害死了太子申生,又逼走了夷吾和重耳。后来,献公去世,其子奚齐继位,没想到却被支持申生的旧臣子当场杀死,骊姬亦身亡。奚齐死后,作为公选继任之子重耳拒绝了回国继位,因此夷吾成了晋国新的国君,称为晋惠公,再后来,晋惠公亡,其子圉继位,为晋怀公。此时,重耳已经在外流亡了十几年了,先后经过了狄国、卫国、齐国、曹国、宋国、楚国、最后又去了秦国,最后,如前面所说,晋文公重耳在秦穆公等人的帮助下,终于重回晋国,夺得了晋国国君之位,晋怀公逃走却被文公追杀,自此,晋国才正式开启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与此同时,晋国的老对手南方之国楚国也是一个活跃在国际争霸舞台上的强国。截止至楚庄王之际,虽然楚国没有成为霸主,却一直都在霸主的边缘徘徊。就好像今天的金马奖,金像奖之类的,有些明星虽然得到了提名,却一直都处于陪跑的状态,即使有这实力,但也急不来。
于是,自齐桓公“尊王攘夷”之后,晋文公重耳称霸中原,秦穆公暂时退居西戎之地,半寸不能东进。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晋国的死对头—楚国。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楚人在立国之初鄀国一事,相互佐证了芈楚在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
在这之后,熊绎带领国人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以丹阳这一弹丸之地为立足点,向南推进,终于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
楚国在周文王、武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到了公元前704年,楚国国君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而到了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
周共王时,楚国一方面卑事周王室,一方面“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国家已呈勃兴之势。而到了周昭王时期(约前1000年),周、楚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周昭王集中兵力,欲打击楚国。
周昭王十六年(约前985年),周昭王伐楚,领军渡过汉水,深入荆楚一带。
周昭王十九年(约前982年),周昭王派祭公辛伯攻楚,这次渡汉水时,阴风骤起,气候恶劣,将士惊恐,军队大部丧失。这次失败被归咎于天时不利,而实际上是周王朝军队遭到了楚军强有力的伏击。约周昭王二十四年(约前977年),周昭王全军复没,周人讳言此事,模糊地说“南巡不返”。其实是楚人起而抗周,设计献胶粘接的船只,船驶至中流,胶液融化,船只解体,周昭王及其部众,溺水而死。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昭王南征而不复”。
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楚国则日益发展强大,逐步走上与周王室分庭抗礼的道路。这才有了公元前704年熊通楚武王的称王事件。
楚武王死后,楚国国君传至其子楚文王,而后传到了楚成王,在他这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战,可惜的是楚国败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晋国。著名的“退避三舍”正是发生在这个时候。因此,楚国向中原进发争霸的势头被阻断。
不久,成王去世,楚穆王即位,他继续积极的参与了中原的争霸战争,中原霸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直到,楚穆王卒,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楚庄王打破了这一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