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有部电视剧很火,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冯远征一炮而红,好多人都扬言要揍他。这部剧其实是讲家暴的,跟今天的主题没有太大关系,但这部童年阴影一般的作品给了我一个“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的心理暗示——你的枕边人都不知道是人是鬼,更何况是全然陌生的人,他会不会是骗子,会不会不好相处?再加上我本人在陌生人社交中偏内向,真的就是“不跟陌生人说话”,微笑是我最高级的社交了。可是现在不行了,当下已经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特别是从事销售工作,比如我现在兼职微商,就需要在短时间内与大量的陌生人建立快速有效的联系,这些年也看着因为内心抗拒把圈子越过越小,迫切想要突破困局,双重动力驱使下,求变是必然要走的路。可是我别扭,不知道怎样迈出第一步,除了“嗨,你好,你是做什么的呀,你好厉害啊”这种寒暄客套话我还能说什么?光聊聊就可以建立有效社交吗?
戴愫老师的《有效提升与陌生人的社交能力》拯救了我。
怎么跨出第一步,“积极心理暗示”
很多人会觉得我不知道聊什么,我不擅长社交,我害怕面对人群,他们说的好热闹我怎么插进去呢?于是就“唉,算了吧”。
闲谈作为社交的敲门砖,非常有价值,首先你不要把社交这么大一个帽子盖上,你就当去闲聊的,说不定你是在拯救对方呢。这里面有两个心理暗示:一是“我是主人”,可以假设这是自己的主场,假设这场活动是自己组织的,一下气场就起来了,被动变为主动。二是“我们是还没有认识的朋友”,就像笑来老师说的换一种表达方式,不说失败,而是说暂时没有成功,大多数的人都比自己想的友善。有了这样两个心理暗示,不会怯场。
怎么开启话题,“冷读者+热捧者”
怎么样开启第一次话题呢?要友善不突兀。可以试一试老师说的冷读者加热捧者的方式,冷读者就是冷静细致的观察,热捧者就是以让对方获得关注、获得愉悦为己任去开启话题。我想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经验,别人一上来就问“你是干什么的?你是哪里人啊?”这种问题不会太有长聊欲望,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是如果加入你自己观察和推测的话,就会好很多。比如我可以这样问,“您的普通话说的字正腔圆,请问您是北方人嘛?”“您的语言表达非常自信和有条理,您是做培训工作的吗?”如果你被这样问的话是不是会想“他有关注我呀”,会不会更愿意跟对方聊天。
话题的引发点,可以是对方身边的道具,比如他手中的笔、身上的小配件、穿的衣服之类的,也可以是对方的人,比如他的身材、气质,也可以是他此刻的状态,比如高兴、紧张、疲累。也就是围绕着他这个人为中心来找话题,这样对方会有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那么对你的心理戒备就会立马降低, 虽说不至于立马走进他的心里,但是随便聊聊是没什么问题。
怎么推进聊天,“说问说”的套路
我们已经开做好了开场,那怎么样能够与对方继续聊下去,而不是寒暄就结束了呢?有一个很好用的套路——“说问说”。什么意思呢?先自我陈述,再问一个开放性的能让对方能应付自如的问题,再自我陈述。聊天过程中不要总是问对方问题,这样会有一种拷问的感觉。为了显得真诚(实际上我们的确需要真诚),你可以先表述一下,比如“你这条裙子很漂亮,花色很特别,我好喜欢花裙子,能问一下你这是在哪里买的?”如果这是对方喜欢的话题,又或者对方是一个善于聊天的人那就愉快聊下去。如果对方只是简单的回答“在XX商场买的”,那么我们可以接下来做一个陈述,“那个商场我也常去,怎么没注意到有这么特色的店子,倒是哪里的每家饭馆都吃过,有一家湘菜馆特别喜欢,大概我只适合做个吃货吧”,这样的一个陈述,可以作为一个退路,也可以趁机抛出新的话题“美食”。当然很有可能,我们一开始的尝试并不成功,踩不到对方的兴奋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说问说”,让自己处于一个积极沟通的状态,去尝试找到合适的话题。
怎么热烈交谈,“优势话题”
寒暄了,也开场了,接下来我们怎么样能与对方进入更深层次的交流呢,那就要找到彼此的优势话题,就是能滔滔不绝的内容,如果两个人的优势话题是同一个或相近的,那真是恭喜了。
怎样找优势话题呢?一俄罗斯套娃法,你的优势话题就是中间最小的娃娃,然后外面一个一个一层一层的扩大,只要能谈到最外面的一个话题,你都可以尝试引到你的优势话题上来。比如重庆火锅<川菜<中式美食<烹饪,总之说到吃的都可以拐到你的优势话题“重庆火锅”上,说不定还可以由此作为引线聊聊重庆的印象、建筑、风土,甚至拓展到旅行上,简直一个晚上都聊不完。二原子定位法,原子中间的质子是优势话题,电子、中子都是优势相关。比如四川火锅是原子,那食材、推荐餐馆、其他地方火锅等就是周围的中子、质子。总的来说,准备一个吃吃吃的话题总是不错的,民以食为天嘛。
怎么引?很简单,“你说的这个让我想起…”“说到这些就不得不提到…”,完美过渡。
绝知此事要躬行
看到了不去践行就谈不上知道。
有天我在一家单位的食堂吃饭,一个人,当我打好饭,回转身,克制住自己如往常般想要坐到没人的角落去的冲动,选择了一个年轻的三人小团体。坐下的时候他们正聊的火热,说着他们部门的一些事,我不好插话,本来想做的自我介绍也没说。当然那会我也有点不敢,在心里反复说了几次“我们是还不认识的朋友,年轻人都很友好开放的”,然后就认真听他们说,看能否有适合插话的关键词。吃了一会,有一个人无意提到当天的一个菜很苦但是广东那边却喜欢用来煲汤,我随即说“我也觉得这个好难吃,倒掉会不会被骂呀?”她略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不会呀”,接着我说“广东那边真的用这个煲汤呀,无法想象耶,不是说那边的汤很有名很好喝吗?你是在广东呆过吗?”她说“呆了好几年”,然后我们就广东的气候、美食特别是煲汤和糖水文化展开了热烈交流,很愉快地吃完了那顿饭。
多说一句
戴愫老师的课还有别的要点,只是我目前尝试了这些,所以只写这几点。其他待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