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穷,日本人的丑,美国人的性生活

文章作者:蒋云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多人对文学最初的理解,

都来自中学时期的校阅览室。

老师强迫性的高跟鞋响,与书页翻动时的沙沙声,

为阅读笼罩上一层叛逆的薄纱。

记录优美句子的本子,回到教室后,还要把阅读的心得与同学分享。

优美句子,是一些独特、不言自明,简单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既有可以是那个年龄能理解的内心描写,也可以是自然美景,唯独不能缺少的,就是迎难而上。

文学世界被简化成了道德标准,清晰的以条目的形式在学生之间传递。

她躺到床上,身子伸得直直的。她感到嘴里有一股刺激人的味道,于是醒过来了。她隐隐约约看见了夏尔,随后她又闭上了眼睛。她仍好奇地留心自己有什么变化,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痛苦。但是没有!还没有一点感觉。她听到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炉火的声音,还有站在她的床边的夏尔的呼吸声。
“啊!死,这完全算不了什么!”她心里想,“我就要睡着了,一切都结束了!” 她喝了一口水,身子转到墙那边。可怕的墨水味还留在嘴里。——《包法利夫人》

文学其实被一道门挡住,它在门外,而我们只能在门里活动自由。

文字差异造成文化壁垒。

许多人因为早年间阅读局限而与真正的文学失之交臂,不能说这不是一件极为可惜的事,究其原因,是因为信息的匮乏而对未来的阅读毫无了解。或者可以说,是某些自有文化的局限,让我们失去了更早的对更大的世界的探索的机会。

书籍不是奢侈品,而是日常用品,阅读不是每年一次的旅游度假,而是每天俯仰皆在的生活习惯,是一件持续并且有迹可循的非随机性的事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文学的门世界以及其缓慢的速度终于展开,与之同时展现出来的,是那些复杂的文字排列后边隐藏的内容。大量的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与习俗,让单调的生活突然就有了色彩。

在读不同国家作家的作品时,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同质化。

内容的相似性,时间的覆盖性,对人物情感低迷的表达,以及具有一定局限性和民族性的道德标准。

当一个读者有着强烈的与作者共鸣的愿望时,文化造成的保护和壁垒作用就尤其明显。

中国作家善用“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引之词;西方作家爱铺排内心世界,擅长打造棱角分明的人物性格。这里涉及到两层因果,外面一层是文学作品的特点区分了读者群,内里一层是地域文化差异造就的文学风格差异。

中国是一个以贫穷为土壤的国家,无论从道德标准,还是从个人主义来看,贫穷和匮乏对文学的推动力量都很巨大。

文学的底色来自文化。

孙小姐说:“我进来的时候,看见这店里都是苍蝇,馒头和肉尽苍蝇待着,恐怕不大卫生。”李梅亭笑道:“孙小姐毕竟是深闺娇养的,不知道行路艰难,你要找一家没有苍蝇的旅馆,只能到外国去了!我担保你吃了不会生病,就是生病,我箱子里有的是药,”说时做个鬼脸,倒比他本来的脸合式些。——《围城》

中国作家擅长写穷。

《围城》中的穷,不是破衣烂衫,不是食不果腹,而是一种时时刻刻的缺东少西。

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吃饭,听他说过大概这样一句话:现在,从全世界来看,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国家,只有中国。他举例说,电视里那些漂亮的韩国的见习生(明星训练班的学生),一个星期只能吃一次牛肉火锅。

在中国,穷是一个文化用词,不是一个资源用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的文学作品善于描绘历史的真实,而不像有些西方作品,将文学作为一个实验基地,用自私、懒惰、贪婪等等卑劣来引导爱与美德的生发。

前段时间,因为东野圭吾打入国内的两部悬疑小说评价超高,我入手了两本,一本是《白夜行》,一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

在对这两本书中近乎完美的环境设计叹服的同时,那极端环境下的人性,从故事本身来说虽然让我印象深刻,却离真实的生活非常遥远。

《白夜行》中,桐原亮司在废弃大楼里目睹了父亲对朋友雪穗的凌辱,用剪刀将父亲杀害,并且在以后的人生中,帮助雪穗买股票、开服装店,自己却默默无闻地蜗居在底层社会,为保护雪穗不惜再次杀人。

在雪穗接下来的成长过程中,桐原亮司一直保护的,是一个孤独、没有情感的人。这和她的原生家庭、社会环境等许多因素密切耦合,在最后,她也没有找到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故事到底讲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一场畸形的爱恋吗?或许还是一种隐形于繁华世界美好假面下的残酷事实,一种不断摧毁希望的连续破灭。

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曾经是陪酒女郎的离婚女人靖子,与女儿相依为命,前夫富坚不停的骚扰威胁,导致二人忍无可忍将之杀害。混乱之中,在隔壁偷听的石神挺身而出,不惜因要为母女二人洗脱罪名而杀害无辜游民,导致一场法律与智力的搏斗,最后与女主人公靖子一同接受法律制裁。

酗酒的前夫,冷淡的女儿,局促的居舍,一根桌毯电线。悠长的棚户区,叮当乱响的易拉罐,睡觉用的纸箱。

在石神设计线索,与警方和汤川学斗智斗勇的同时,靖子努力地维持生活的原貌,照常上班,接受警方调查,与工藤约会。她的女性意识在接受保护和自首两种相反的选择下,逐步变得独立而坚定。

在主要人物的行动背后,社会生活的绝望、情感的畸形、个人的脆弱袒露无疑。

类似的,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比如《挪威的森林》,主人公与自杀的好友的女友发生关系;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人公田村爱上他自认的母亲,在梦中和姐姐交合。

撇开文学作品对世俗道德的重塑,这些为我们所熟知的日本文学作品描绘的故事,往往在趣味性诉求的读者面前表现为“怪”,在文学性读者的面前表现为“丑”。

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丑”这种产品是会受到市场的排挤的。但是为什么以它为主题的作品仍然广受关注,生机勃勃?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提出,在他的许多小说里,人性的丑陋作为主要的表现对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太爱自己的国家。他希望美国人可以看见自己不好的地方,这样,才能向好发展。福克纳的想法,和我国的鲁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东野圭吾的极端畸形背景的作品,不仅是作者对他眼前世界的理解,还代表着一大群读者的诉求和预期。

然而,毕竟有些东西,我们无法去用带着明确褒贬的形容词去界定它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会让这些问题显得过于玄妙而带有几分混乱,艺术性的眼光则难免让它显得模棱两可,含糊不定。

我装着很感兴趣,把头凑上前去,近得她的头发都碰到了我的鬓角,她用手腕去抹嘴的时候,她的胳膊拂过我的脸颊。我透过亮闪闪的、朦胧的光线瞅着那幅图片,反应比较缓慢;她那两个裸露的膝盖就不耐烦地相互磨蹭碰撞起来。后来我模模糊糊地看出来了,原来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画家舒坦地仰卧在一片沙滩上,在他旁边,也仰卧着的是一个米洛[2]的维纳斯的石膏复制品,一半埋在沙里。——《洛丽塔》

有着严重恋童倾向的亨伯特,在一次被动地拜访(本来并不想租住)一个单身女人黑兹时,爱上了她的女儿洛丽塔,并且在已经成为他的妻子的黑兹因车祸去世后,引诱洛丽塔以女儿的身份,做他的秘密情人。

在读故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被不断颠覆的。没有露骨的肌肤之亲,没有残忍的精神绑架,没有说教。

如音乐舞蹈一般浓重的文字,纵横交错,像编织一匹精美的锦缎,让读者不禁以为自己读的根本就是一个理所当然、光明正大、凄美萧索的爱情与复仇的故事。

我所记得发生过的唯一确切的性经历就是:有次在学校的玫瑰园里跟一个美国小孩讨论青春期出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那是一次严肃、得体、纯理论性的交谈。——《洛丽塔》

在亨伯特的内心里,模模糊糊,既平常琐碎又富有诗意,存在一种明彻的反讽。这种反讽,在最后奎尔蒂被杀及之后达到一个顶峰,并且在他慢悠悠的“逃亡”和舒舒服服的伏法中像一片树叶被埋在凛冬的雪地里,优美的结束了。

亨伯特在自述中对男女情爱和肉体欢愉的不加掩饰,是一种变态的,对美好的渴望。随着时间在文字中的流逝,变态的部分消失,渴望长久地留在了我们的心里。

纳博科夫从一开始就遮遮掩掩地表达了一种崇高的卑劣。男人的不安、女人的欺骗、正常人的恐惧、精神病人的无畏。生活既有其本身朦胧若隐的美好,也有其暴露无遗、琐碎纷繁的残酷。

相比之下,东野圭吾笔下人物的自私和冷酷更像是一种精致的对话体。

不管是从暗流涌动到如今风生水起的对话体,还是对于已经有了几分贬义的古典主义,他它们的关系都像被水面隔开的一整座冰山,前者节省时间、引人入胜,后者充满了诱惑力的部分,时刻吸引人不顾一切去一探究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西方人的细胞核里好像有种独特的性爱基因,因此他们尤其善于处理爱情存在于皮肤表层的部分。

不管是在文学还是影视领域,肌肤之亲不仅用于表达爱情、受戒、奉献、背叛等易于理解的,个人倾向的意向,还用来讽刺现实、表达被压抑的群体欲望、展现社会阶级的分崩、金钱的意义等等众多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话题。

如果非要探究出一个类似于“因”的东西,这东西恐怕要来自一种正常的、日常的的存在性,也就是说,他们的“性”生活,就像我们的家常便饭一样,合理的、不合理的、大年龄差的、伦乱的、隐秘不明的、肮脏恶臭的、低龄化的、虐态的……都是正常的。

还记得看《画皮》时,在王生的梦里,水天相接的蓝色的背景下,周迅饰演的小唯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梗着脖子,一边太阳穴边的血管突然暴起,像是刚吃了一块卡喉的羊脚踝。

小唯是痛苦的,王生用力扭着她的脖子,也是痛苦的。情爱在这两个人之间完全失去了美。

一个影视作品,乃至文学作品,如果必须迎合某个社会、某个时代的主流道德,那它就失去了其建设性的意义,而仅仅是一种变态的消遣。

我们作为读者,阅读确实会有一个边界,这个边界不是我们自己主动营造的,而是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

但是如果我们甘于对这个边界望而却步,这个边界就会慢慢蚕食我们的视野。

我们不会看到日本的东野圭吾和村上春树,不会看到美国的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不会看到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从而他们所在的国家、时代都与我们所在的完全割离开。

那些有着不同习俗的文化不被我们体会,那些与我们一样流着鲜红的血,披着会被太阳晒黑的皮肤,擦洗着洁白牙齿的人的全部生活,都将在被精心美化过、塑造过的电视机里,像载玻片上的一滴液体,只能被局部的欣赏。

地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有生活在这里的生物共享老蓝天和大海,呼吸相同的空气,观赏类似的花草。

真实世界不存在壁垒。


本文作者:蒋云儿

爱生活平淡,也爱极限挑战;写小说,也写读后感;钟情桃源世外,也沉迷世俗红尘。


本文首发于一飞冲天一家独行走天下号。
欢迎关注一飞冲天专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2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9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5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8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0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5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