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台风“利奇马”登陆沪上,整夜门窗虽已紧密,然声振不已。仿佛古代城池保卫战,壮士们以身堵门,一次次被巨木冲击,行将坍塌。呼呼的狂风夹卷着暴雨仿佛随时破门破窗而入,闻者心惊。暴风骤雨都似发着坏脾气,一轮轮咆哮鞭击破坏弱者和虚处,毫无倦意,没完没了。此时的家,是一个温暖安全的避风港;前提是房屋质量要过关,口部要封闭严实。早上起床检查,东边厅里和卫生间的窗户高部有滴水,其他部位还好。买房子的时候就希望通透,坚持边套,到了暴雨台风的特殊时节还羡慕人家相对密闭的中套。所以福祸相倚,多思忧虑亦徒然。目前上海的风雨渐轻,路有行人。祝愿江浙沿海一带的同胞们在过境台风肆虐中平安!
诗词中,台风两字除了毛主席的《贺新郎•别友》中“台风扫寰宇”以外还未查到组合用词。往往“台”前有名:楼台,楚台,荒台,章台,云台,月台,轮台——楚台源自宋玉《高唐赋》中楚怀王与高唐女巫山云雨处;章台是春秋时离宫,古人用章台,灞岸,长亭,南浦比喻离别处,只因多柳;轮台是维吾尔族语“雕鹰”的意思,也是西北一个名镇,最有名的出处源于汉武帝《轮台罪己诏》。从诗词上看得出古代并无“台风”的专用语。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台风”这一名称(王存忠《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此文中也有旁证。最为悲伤的风破雨漏场景是诗圣杜甫写实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1200年后,他的心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不是奢求和妄想。原创随笔一首《战台风》:广厦不是梦,盛世乐福星。感恩生逢时,人间永太平。
贺新郎·别友
[现代]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
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
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
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
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
和云翥。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宋] 王安石
别馆寒砧,
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
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
庾楼月,
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耽阁!
可惜风流总闲却!
当初谩留华表语,
而今误我秦楼约。
梦阑时,
酒醒后,
思量著。
题画(八首)
[明] 止庵法师
仙山曾谒大茅君,桥里桃花两路分。
不道楼台风雨上,又闻鸡犬隔春云。
秋词
[元] 王逢
香散天街静玉珂,露台风殿夜如何。
星从河汉澹中落,秋在梧桐疏处多。
鸾影不曾离宝鉴,蛛丝先已缀金梭。
君王茧馆询遗事,却拟銮车共载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 ·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百度查询,台风(英语:Typhoon)是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在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即64节或以上、每秒32.7米或以上,又或者每小时118千米或以上)称为飓风(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义字。西北太平洋地区采用近义字台风。台风实际上是一种热带气旋。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称作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风。随着发生地点、时间和叫法不同。菲律宾被称作“碧瑶风”。孟加拉湾地区被称作“气旋性风暴”。印度半岛被称作“热带气旋”。澳洲被称作“畏来风”。墨西哥人则称之为“鞭打”。个人觉得鞭打两字最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