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第264页:
皮尔斯认为,在任何推理过程中,都要涉及以下3个实体:1.规则(关于世界组成方式的看法);2.情况(世界上存在的已知事实);3.结果(如果把规则用于该情况,预期将发生的事情)。
何时采取何种推理方法,取决于推理过程的起点和已知的其他事实。
归纳推理
情况(已知事实) 提高价格 A
结果 销售下降 B
规则 销售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价格太高
演绎推理
规则 销售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价格太高
情况(已知事实) 提高价格 A
结果 销售下降 B
归纳、演绎推理是我们经常用到的逻辑思考方式,由于用的太顺手,而且一直在用,所以用的方式是否正确似乎并未深思,其实这是一把双刃剑,是对自己有所助益还是内耗取决与你是否从已知的事实出发。
这里面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已知的事实出发。如果只是需要走一步的演绎推理,一般来说,还是都会基于事实出发,如果是复杂一些,需要几步以上的推理时,这时就尤其要回头看看,是不是每一次新的演绎时,都是基于已知的事实出发,如果不是,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就会跌到下面两种坑里面。
第一种,跨越太大且想的太好,即海市蜃楼;譬如武侠小说里,经常描写一种很厉害的迷人心智的招数或幻术,到最后可以让人在微笑中死去;譬如沙漠中的旅人,遇见海市蜃楼,迷失了方向,最后会有生命危险。
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是,追电视剧,追连载小说。 电视剧里人物的一颦一笑都抓住自己的心,但是电视剧看完以后,会失落,这时会寻找新的电视剧;看日更小说,每天更新的小说,将自己代入到小说中的人物中去。但问题是,小说中的人物场景毕竟不是你自己的真实人生,不是基于你真实人生的真实小说,没有基于自己的已知事实出发,没有自己的结果,没有自己的规则,如果一不小心,作者的文笔很好,故事性很强,可能你的大部分可以构建自己故事情节的业余时间就通过刷小说、追电视剧默默地过去了,留给现实生活中塑造真实的你的成长时间就少了。再譬如, 刷公众号的初心是想通过借鉴别人的原理更快地成长,但因为没有基于自己的已知或已有事实出发,"已经忘了来时的路",最后变成了沉迷于看公众号的理论和经验,却忽视将公众号上经验结合自身进行实践,以至于,为了看而看,"走的太远,忘了来时的路"。
第二种,想的太坏,过于焦虑,已至于自乱阵脚,徒然内耗自己的精力,而对事情的进展毫无助益。通常我们在面对非期望结果时,会有一定的失落感,而情商高的人会有意识地尽快将自己的思绪拉回来,着眼于现状,着眼于自己目前能努力、解决的问题。先将事实摆在面前,剔除自己臆想的部分,把自己能走的一步走了,再看接下来的具体情况再做部署。
**所以,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返回最初的锚点。
**
落实到具体事件时,当遇到非期望结果,情绪不稳定时,重要的是如何对自己的情绪当头棒喝,止步于已知事实和未知臆想的分水岭,悬崖勒马。可以刻意训练自己,每当这个时候,和自己说:是的,现实不如意,我现在好烦,可是,不管我烦还是不烦,自己的日子还得接着过,time to get back to your routine 。接着,拿出一支笔,把自己的思绪写出来,分成事实和非事实两类。慢慢理清思路,列出当前的状况下,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可以做的事情的清单,然后着手去做。至少这是基于已知的事实的演绎后的指导方向,好过于在未区分开臆想和事实的一团混杂上开脑洞。
落实到个人成长时,可以通过日总结进行归纳,以利于以后更好地演绎推理。
通过日总结进行自我成长的优势之一:由于是基于对自己每天发生的情况的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的,具备了归纳推理的第一个要素:已知事实,而且是发生于自己身上的已知事实,虽然开始可能进步比较小,但都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
通过日总结进行自我成长的优势之二:日总结是按照时间顺序中的日期顺序来的,而日期和时间是全世界进行日程规划的依据标准,可以做到量化常态化,易于坚持。
通过日总结进行自我成长的优势之三:可以将现实和臆想区分开。现实即:立足于自己的事实过的真实日子。
别人的日子,再精彩,如果套路或规则无法应用到自己身上,都是无源之水,想借鉴,就要结合自身的事实来孵化,所以,过好自己的日子,先自己从已知的事实出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好过自己吓自己,给自己设路障,也好过以看客的身份陷在梦中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