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传统的家庭观念使然,也许是她性格里的胆小和拘束使然,一直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她才开始了自己真正的旅行,所以到现在为止,旅行次数并不多。但也已经开始逐渐保持一年最少有一次的固定频率。
因为越来越觉得一次旅行就是一次治愈,逃离也好,休息也好,在陌生的地方停留,总有一种为自己的心情按下重启按钮的感觉。而且,当沉浸于一件与以往完全不同且有趣的事情的时候,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相同的感受,不喜欢在旅行的时候报团行动,不喜欢一个景点一个景点的拼命奔走。她是有这样深切感受的。记得大一刚刚开学的时候,跟长辈一起去北京。借着开学送新生的机会,一家人到北京旅行。与长辈一起旅行的时候多是以跟随旅行团的方式,总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逛更多的景点,去更多没到过的地方。
这样下来,一次旅行是很累的,她还记得妈妈在后来总结的一句话:“旅行啊,就是花钱找罪受的。”想来也是,那次旅行,早起赶升国旗,挤在人群里寻找景点路口,拍出的照片全部都是人……半点没有享受的意味。
但是,旅行不是为了休息与放松吗?
---
因为还没有一人独行的胆量,少有的几位朋友也总是没有合适的时间相约同行。所以她的旅行基本上都是与妹妹一起去的。她们总是十分重视在一座新的城市里寻找午餐和晚餐的地方,也会一同坐在咖啡店里喝咖啡闲散度日。她记得妹妹说:“其实只要我们一同度过时间,不在乎在哪里做什么,只要在一座新的陌生的城市里相互陪伴,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了。”
她也这样觉得,妹妹说出了她的心声。
在去成都的时候,因为吃完午饭后太困,取消了原来的计划,回到旅店休息睡觉。两人躺在大床上呼呼大睡,下午的阳光好像全部洒在了床上,温暖美好。醒来的时候天色变暗,正赶上街灯渐渐亮起,于是略微收拾,出门去好好地吃了晚饭,逛了书店。
不知为何,后来的关于这趟成都之旅的记忆中,这个中午确是十分深刻的。每每想起,心中就是觉得幸福。那一刻阳光的无限温柔,全部好像变成了她未来前行的力量。
她与妹妹去杭州的时候,偶然间在逛街时听到一首歌,名叫《走马》。已经是将近11点的夜晚,两个家人眼中的乖乖女就这样闲逛在陌生街头。没有害怕,没有歉疚。路边一家纹身店门口有唱歌的小伙儿,把这首歌唱进人的心头。她和妹妹也就自然而然地站在店门外,将这首歌听完。小伙儿微笑着同她们打招呼,亲切随和。她脑海中纹身坏男孩地人设形象也瞬间崩塌,甚至有跑进去纹身的冲动。
世上哪有那么多坏人,如果揣着一颗明亮温暖的心,常挂一张微笑随和的笑脸,所处的境遇应该不会太糟糕吧,她后来这样想着。别太怕世事难料人心叵测,世界需要一点一滴的温情来汇聚。旅行,也让她开始打开自己的内心,接受,包容,并且谦和对待,走的远了,收获的美好记忆也会越来越多。
类似的旅行记忆还有许多。
下雨时站在窗前的时候,她总会想起那个瓢泼大雨的上午,她和妹妹去遥远的南方城市杭州旅行,早早起床去灵隐寺许愿,准备从寺院离开时,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从头顶缓缓飘下一片叶子,穿过视线。捡起这片落在脚边的叶子,好好的收进书包内侧。总觉得这是一份眷顾,她到过那里,留下一点点痕迹,也带走一点点记忆。
世间有多少悲苦,寺庙就飘渺多少香火。两柱轻轻燃尽的香,把灰抖落在愿望里,升起的烟雾朦胧,被风吹进雨里。带走的叶子虽然干了枯了,但还是悄悄地躲在书页里,它是一枚易碎的勋章,让人记住那时的路、雨、风、烟,还有心意。
之后的日子里,总会不经意地想起屋檐下躲雨的她们,她和妹妹。一场雨留住往来香客,安心坐在堂前听雨看雾。安静、温暖、自然、清爽,有至亲陪伴身边。当时记录在手机备忘录里的话依旧留着:“不愿再纠结下一站去哪里,还有多少地方没有到过 。将心意托付此刻,等雨停,等这段缘分圆满。然后,告别等归期。”
画面是美好的,感受是美好的,记忆也是美好的。可惜的是,当时还是害怕雨下太大,雨天留客,客却身不由己。此时却留恋那时那景,造化弄人,人总言不由衷。
从前总想生之为何,回答却总将自己围困。转念,与其固步自封,绞尽脑汁琢磨生活的意义,不如干脆利落、潇洒体验。一次旅行,就是一次疗愈。当看到眼前水波茫茫,起起落落,心中也会变得平静。看一片落叶飞翔的弧度,或是观想花开的故事,每一个崭新的日子,都成为一次机会。在陌生的街头闲逛,吃各样小食,手插在裤兜,深呼吸嗅闻糖果的甜味。如果几日欢乐与彼此陪伴,要用多一半的枯燥忙碌来兑换,也在所不惜。在陌生的城市与自己相逢,逃离烦琐。哪怕离别早早埋伏,也无畏山一程,水一程。
往后的日子,不如,将它变成一次“人生旅行”。以喜悦与感恩开始,以祝愿与帮助渡岸,以满足与放下终结,无怨无悔。
此刻花好人在,就已无憾无求。
关于她的旅行故事就说到这里吧,未来还长,故事也并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