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屈原,李广,苏轼,岳飞……他们的名字,你是什么心情?是不是和我一样,同情他们?其实,历史上像他们一样,让人感到惋惜的人还有很多。
一,略数生不逢时的名人
1.屈原的牢骚
屈原早先受楚怀王信赖和重用,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守旧势力排挤毁谤,被流放。壮志难酬的屈原苦闷徘徊,忧伤悲愤,最后听到国破的消息绝望投江。
2.李广难封
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擅长骑射,打起仗来行踪飘乎不定,行动敏捷,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他跟周亚夫一起平定过“七国之乱”。
但平乱后私自接收了刘武的将军授印;报复霸陵亭尉;急于封侯不听卫青调度,导致迷路,让单于逃跑,因此受到卫青责怪,悲愤之下自杀了。
3.苏轼被贬
苏轼第一次被贬因为“乌台诗案”,后两次都是受党争牵连,纯属躺枪。
北宋初,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是为新派,反对变法的是为旧派,代表人苏轼。
两派之争随时间推移越演越烈,后期发展为新上任的新派(王安石已辞官),忌惮苏轼一家两代三人太有才华和名气,因为从太后到皇帝都非常喜欢苏轼父子兄弟,所以为了彻底清除威胁,新派处心积虑制造事端,想要扳倒苏轼。
苏轼为人豪放,不拘小节,又爱写诗填词作文,因此诗文中被找出很多歧义之处,也因为苏轼曾经直言进谏皇帝,让皇帝不高兴,种种原因,因此获罪,差点被斩首,幸好政治对手王安石出手,才逃过一死。
二,他们为什么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有人说,以屈原的才华,李广的能力,苏轼的本事,如果不是被陷害,被忽视,如果遇上了开明圣主,他们一定能发挥自己的本领,报效国家,成就自己。
真的是这样吗?他们的遭遇是因为他们生不逢时,没赶上好时候吗?其实,他们的遭遇是可以找出原因、变废为宝的。
1.客观原因。
从客观来讲,屈原和苏轼他们的确遇到了对立党派的打压,被陷害。李广也的确武艺高强,屡创佳绩,却总是在大战中失利,得不到国家评优标准。
这些的确都是他们人生中的重大考验,使他们的才华一时无法施展。
2.主观原因。
屈原受到陷害,遭到流放,原因在于动了保守势力的奶酪。其实屈原应该明白:
首先,在改革之前就应该预料到会有阻力,一定跟楚王说好,请楚王到时候理解他支持他。
其次,任何改革都不可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最后,就算改革失败,得罪楚王,被流放,那也不用整天伤心发牢骚,可以创作,讲学,或者像范蠡一样,寻找明君,实现理想。
李广应了解自己的个性,武力有余,谋略不足,不可执着于封侯。
再说,难道所有名噪一时的地方官都必须得到国家评优奖吗?得不到就四处抱怨?
评优有评优的荣耀,平淡有平淡的自在自主。在当地开个射击学校不也挺好吗?
苏轼这么有智慧,应该明白官场微妙、人情世故,否则就不适合当官。你不操心官场规矩,那就远离官场。
人都是这样,你聚焦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总不能你说我想借朝廷之力为百姓谋福利,都配合一下!别让我浪费口舌,我忙着呢!于是文武百官为你让路……
所以,你看,谁的路好走呢?谁一生顺风顺水没有任何阻力或考验呢?
只要不玩个性,偏要执着于某一点,你的人生就有很多可能性。
三,美满人生的答案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所以这一次必须是正当好时候,是最佳时机。
危机危机,危难中必然蕴藏着机遇。
如果能透过困难看到出路,想到办法,你就是那个一出生就在罗马的幸运儿。
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没赶上好时候”等,都是没明白命运的用意。
每个人其实都守着一座自己的罗马基地,就看你能否悟到并行动。
积极智慧的人总能变废为宝,化不利为有利,就像古代的范蠡,近代的洛克菲勒,一次一次把绝境变为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