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所在的一个据称总人数有四千人的摄影群,突然的,毫无预兆的,解散了。
四千人顿时游离失所,哀鸿一片。有人疑惑,有人惋惜,更有一批热心的人,不断的召集原群友,然后,重新建群,力求把群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我是才入群不久的,在群里没什么交流,没为群事业付出过什么,也没什么值得纪念的人和事。因此,除了对在这个人气就是资源的今天,居然有人将辛苦辛苦一年多来建立的几千人的资源群解散感到诧异外,没有太多特别的感觉。可是看到一帮群友着急心疼上火努力恢复原来的群的样子,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加入各种群,需要加入各种圈子?
答案很简单,“人生而孤独,却不甘寂寞,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赖的。”伟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导师卡尔•马克思一百多年前早就道出了真相。
而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论,则将人的需求分为六级,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超自我实现需求。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则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怕由孤独感引发莫名的焦虑、恐慌与不安。
所以,社交场、圈子就是人们吃饱喝足之后的衍生物,是吃饱了撑的产物,各种打着以兴趣、以读书,以学习、以成功、为美、以仁义、以爱等等为名的圈子,其实,本质上都是不甘寂寞。
当然,孤独寂寞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古圣经说,人原本是一体,上帝嫉妒人类无忧无虑的生活,把人劈成两半,一半为男,一半为女,让他们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与不完整感,只有努力寻找到另一半,才能摆脱孤寂的折磨。
所以,咱们之所以生而为人,分出性别,可以借机寻找另一半,从中得以制造出种种或惊天动地或可歌可泣或细水长流的浪漫爱情故事,也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