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南渡北归》3本书看得我爱不释手,酣畅淋漓,读完后我在想,这部书为何如此打动我呢?现在想来,打动我的应该就是民国时期那一代大师群体的精神风骨。
《南渡北归》主要说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沦陷后,日本人妄图从精神上彻底征服中国,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保护和抢救平津地区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和民族精神,北大、清华、南开、北平、北师大等高校,在战火中被迫迁往云南昆明,共同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坚持办学、授学的历史事件。看起来是由1937年的抗日战争开始,主要写了知识分子南迁、北归和因政见不同而分居海峡两岸的事,但通篇却贯穿了整个20世纪人文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学术追求和人生的风骨与境界。
在抗战的年代,恐怖氛围弥漫,稍不留神能丧失性命,而西南联大数百人旅行团,顶着弥漫的烟尘,徒步3000多里,从长沙直到云南,这样的坚持,这样的勇气怎能不为之动容?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照顾他们,为了民族的未来保存希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任务完成后,也没有要一丝报酬。那时的日本人深知,要彻底击垮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彻底征服,然而,就算是在日本不断的精神摧残下,中国人民还是能心装祖国、心系未来、主动付出,民族精神之强大,可想而知。普通中国民众尚且如此,作为民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骨在这本书中更比比皆是,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支撑着中国人度过了那凄风惨雨的抗战岁月。
对于如何定义知识分子这个群体,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解释。古代的知识分子更多指的是“书生”。就现在广义的定义来讲,它应该是指接受过很好的教育有较高文化水准并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但这个定义似乎缺少了对于这个群体内在精神气质和社会责任的注解。在《南渡北归》里,拥有着中华民族风骨的“书生”比比皆是,他们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可歌可泣。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人物身上,来感受民国知识份子在抗战的特殊时期所呈现出的精神风骨。
1.赵忠尧舍命保镭,展书生舍身取义之风骨。
北平刚沦陷不久,已经离开北平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冒着生命危险潜回北平城,在梁思成的帮助下,从清华实验室找回他的英国导师赠送的珍贵的50毫克放射性镭,接着一路风餐露宿、昼伏夜行,几乎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在一个多月后,提着装有50克镭的泡菜坛子,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破衣烂履、蓬头垢面地站在校长梅贻琦的面前,用低沉沙哑的声音喊了一声“梅校长”,梅校长先是一惊继而泪水涌出了眼眶。我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撑着一个留英书生度过这危险的一个多月?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如此感人心魄,让人动容。他们虽然没有在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但他们在后方保住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血脉,
2.梁林清贫中筑著作,树书生苦中作乐之风骨。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妻,在北平沦陷,由于他们创建的中国营造学社被政府弃之不顾,于是不得已自己寻找出路,没想到此时却收到了“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他知道自己被日本人盯上了,于是他们计划第二天就逃离北平,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品带之甚少,大部分的都是几箱资料和工作用品,这些工作资料在接下来的9年颠沛流离中从未丢弃,并留下了著作。
后来梁思成夫妇辗转来到四川李庄,彼时的李庄虽然不用天天躲警报,但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充盈的食物和药品,连煤油灯都是“现代化”的奢侈品。有这样一段正好说明他们的窘境“费正清来到李庄看到了梁家和营造学社的窘迫状况,曾劝梁思成卖掉身上的一只自来水笔和手表等物,以换取急需的食物维持生计。”
但他们苦中有乐,生活很田园很诗意,更重要的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不废研求,简陋的煤油灯下,梁思成夫妇仍在共同奋力完成《图像中国建筑史》的英文稿等一批重要著作。
3.童第周稻田捉青蛙,展书生爱国情怀。
《南渡北归》里这样描写童第周捉青蛙的场面:“每到春秋之际,童第周便与夫人儿女及部分学生,携带大盆小盆,兴致勃勃地到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一时间,李庄的田野沟渠人跑蛙跳,你追我赶,泥水四溅,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
当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到李庄,见到童第周等学者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用青蛙作生物实验,坚持科研,并取得了曾惊异地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写出那样高水平的论文,简直不可思议!”
同时李约翰还问童第周:“在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一定要到这样偏僻的山村进行试验呢?”童弟周回答:“我是中国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