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60为及格分的考试中,如果你考了59分,那么恭喜你,差一分就及格了。
比起学校的考试,社会与职场是一个更大的考场,考试的科目与类别繁多,包含各项工作的技术技能,管理、沟通、协调、组织等等。然而在社会与职场中,是否存在及格分数呢?
答案是:没有!
一万个小时理论来自格拉德威尔所著畅销书《异类》,当年图书出版发行时,这个理论并未受到多大的重视和追捧。但在国内,随着创业大潮的涌起,一万个小时理论足足火了好一阵子,即使到现在,估计还有不少人在谈论这个理论。这个理论的一个基本与核心观点是,如果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杰出的成就,需要付出近一万小时的持续训练。这个理论源于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的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指出:国际象棋大师需要通过10年的长期训练才能达能存储5万至10万个棋局组块,从达到世界级的象棋大师水平。然后这个发现被格拉德威尔引申为一万个小时理论,将许多人的成功简单归因于他们的一万个小时的长期投入与训练。但更奇葩的时,国人更是利用这个理论大做文章,开设各类培训班与分享会,用来作为创业与工作的终极指导理论。逻辑简单的可笑:你没有取得成功,那是因为你的投入还没有达到一万个小时。
这个理论其实就是披着羊皮的成功学。提起成功学,对于汗牛充栋的书籍与文章,大家早已出现审美疲劳,心理也有了很强免疫能力。然后对于这个一万个小时理论,很多人似乎就没有抵抗力。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个,这碗鸡汤不仅给出了汤,还给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汤勺(评判标准)——一万个小时,而且在《异类》这本书中,作者还例举了不少名人的成功案例。
然后真实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很多人一辈子就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上工作,而且他们的工作态度绝不低于现在一般人的敬业程度。按照这种理论,那么中国会是拥有世界级水平人员最多的国家,因为很多人绝对在一个领域投入了一万个小时,甚至是十万小时。可惜,中国那时并没有出现很多世界级别的优秀人才,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最多也只能获得个劳动模范称号。我想这个样本库的数量要远远大于格拉德威尔研究的样本数量,从抽样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我这个统计结果更具备现实的参考价值。所以,根本不存在什么一万个小时理论,也根本不存在需要投入多少练习就可以成为大师的理论。
不同数学与物理那般完美,大多数的社会问题不存在明显清晰的边界值或临界点。如果有的话,那也会是一个范围与区间,而且这个区域的上下限可能相差十分大,甚至涵盖所有可能的选值,那么此时这几个范围就根本没有参考价值与意义。
正如学习一门编程语言需要多长时间?不能简单粗暴地告诉你某个具体确切的时间,二十四小时、七天或是一个月。学习一门编程语言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许多因素:数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否具备其他编程语言的经验,对基本数据结构是否了解以及其他许多自身的学习方式偏好。如果综合考虑以上所有的因素,计算这个学会的时长会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如果下次看到一本《C语言,24小时从入门到放弃》,那么请果断买下看看,因为只需要24小时,你就可以判定学习C语言的时长,省钱省时。所以对于类似明显标注时长的培训,比如七天写出十万加好文、一天学会PPT等等,大家还是小心为好,报名之前一定要审视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被商业包装的噱头所蒙蔽。
对于抽象的东西,对于没有明确概念定义的东西,如果尝试去定义某种状态的边界值,虽然具备统计价值,但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在社会学领域,统计如同归纳法,看似严谨合乎逻辑,但实则漏洞百出。如今归纳法被广泛地滥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许多微信的大号,文章的逻辑简直是惨不忍睹,但粉丝的数量却高得惊人。不过这或许是互联网非理性的繁荣,也是社会变革转折的必经过程。因为人也一样,需要经历从一个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但潮水退去,我们终将知道谁在裸泳。至于潮水何时退去,没有人可以确切知道,一年、五年、还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