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看一位业界前辈的文章,他一直强调把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而不是“室内设计师”。当时我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直到最近学了梁宁老师的“产品思维”和刘润老师的“产品”模块,对产品和产品思维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是产品?
一个室内设计师即使拥有画图能力、空间设计能力、软硬装搭配能力等,这都不是产品,实实在在把一个项目从无到有的打磨出来才叫产品,因此,一个完整的设计案例才是产品。既然是产品就需要满足产品的几个特点:
1.对象感。在住宅空间设计中面对的是一家人,他们对于空间的期待是什么?温馨舒适、时尚现代抑或奢华大气,痛点在哪?空间收纳抑或优化家务动线,提高做家务的兴致,爽点在哪?一个奢华大气彰显自我品味的家获得了朋友圈的一致点赞。
2.场景感。还是以住宅为例,每一处的空间规划设计都关系到人的使用,因此不仅要满足审美需求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使用者的舒适、便捷,每一处的设计都必须有意义。比如一个回家的场景,从进入家门开始,我们需要坐下换鞋、放下包包,钥匙等,如果有菜需要放进厨房,菜的收纳还分需要放冰箱和不需要放冰箱。光这一个场景就可以决定了我们的玄关和厨房收纳功能设计。场景带入在方案解说阶段也能让客户更好的理解设计意图。
3.价值感。空间设计的目的不在于炫技,而在于是否满足或者超过了客户对于空间的期待。很多设计师喜欢在空间中凹各种各样的造型,以体现出自己的“设计能力”,但是那些多余的造型不仅不会带来美感反而会是一种视觉污染。所以,你到底了解客户对于空间的哪些痛点?你又运用了哪些设计手法,提升了空间品质?你交代清楚了吗?客户感受到了吗?
4.结构感。客户对于空间的使用过程体验是什么样的?布局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客户的收纳需求,个人爱好是否有施展空间?动线是否流畅,有没有动线的交叉或者重复,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软硬装搭配是否满足美学原理?
室内空间设计不仅仅是“装饰”设计,一个合理的空间结构就像一个拥有魔鬼身材的美女,有了好的身材才能撑得起漂亮得体的衣服。
总结一下,一个好的室内空间设计,必然满足“产品”的四个属性,对象感,空间的使用者,符合他们的特质;场景感,使用者的活动决定了空间功能性设计;价值感,空间解决了使用者的哪些痛点;结构感,使用体验是不是很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