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稻我们不会忘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杂交水稻的出现,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让每个中国人甚至全世界的人不再受饥饿的困扰。
值此国庆期间,放眼田野随处可见的金黄的稻粒,再一次想起袁隆平院士。
也许袁老的禾下乘凉梦没有实现,但他却为每一个不被吃饭问题困扰的国人实现了他们的“禾下乘凉梦”。
小的时候“吃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地处山村,因良田甚少,我们家成了母亲口中的“农民还要买米吃”的类型。每年的水稻收成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还得用山地里的小麦玉米来换取。
有一年父亲把家里的所有田(不太能留住水)都插上了秧苗,我心里可高兴了,心想再也不用吃面食了,有白白的大米饭吃。
后来才知道,那不是白米饭,是“糯米饭”。不喜面食更不喜糯食的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停杯投箸不能食”的凄凉。
为了让我每顿饭都能吃上白米饭,母亲无奈把我送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在隔壁县的坝区,海拔低,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水稻生长的好地方。每年水稻的收成留足家人口粮后,还可以去集市上卖。
就这样我的童年,甚至整个青少年只要假期,都在外婆家。
水稻在我心中成为了保证衣食无忧的关键所在。今天看着金黄的稻穗,想到如今不再为能吃一顿米饭而担忧的日子,不禁感慨,原来幸福如此简单。
幸福日子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像袁隆平院士一样的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很荣幸生于这样的国度,英雄辈出,人才辈出。
吾辈当自强,祖国母亲,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