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与三十三岁的冰山】
阿南是33岁的工程师,与妻子养育3个孩子,夫妻为小事吵架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两人大吵架后,阿南常与妻子冷战,往往历时半年,夫妻关系紧崩,家庭气氛也受影响。
我与阿南夫妻对话,邀请他们扮演应对姿态。我发现两人意见不合时争执的姿态是“指责”以及“超理智”的姿态,吵架后,妻子因为感觉疲惫,转身不再说话,先生见妻子沉默,也随之冷战。这时两人的姿态就是“打岔”的姿态。
妻子心肠软,几个小时后,恢复跟先生说话,甚至低声下气道歉,以讨好姿态面对先生,但先生却冷战不语。
每次吵架后,都变成这样的情况,妻子感到很挫折。且一冷战即是半年,她感到压力极大。
了解夫妻的应对姿态后,我与先生有一段对话,记录如下:
我:冷战的时候,想跟妻子和解吗?
阿南:不想
我: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不想和解?
阿南想了一下:不知道,我就是不想。
我:我从小到大,你曾经有被忽略?或不被重视过吗?
这个问句,来自我的观察:妻子不说话,是因为吵架吵到累了,阿南不说话,则来自妻子的沉默。当被人沉默以对;某种程度上就是被忽视,以及不被重视。
阿南听了我的问句,脸色变了点点头说:有。
我:几岁的事?
阿南情绪激动起来:7岁时,我妈妈为了赚钱,成为职业妇女,要去别的城市工作。
我:这对你的影响大吗?
很大,阿南开始流泪,一边陈述:爸爸不希望她去,爸爸说,如果她去了,两人就离婚吧。
我:妈妈去了吗?
阿南眼眶泛泪:他们大吵一架,我妈妈宁愿离婚,也要去工作。
我:他们离婚了吗?
阿南落泪:点点头。
我:你还记得吗,当时7岁的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里探索的,是7岁的冰山。我想知道阿南受到这个事件打击,对今天是否有影响,他自己是否有觉察?
阿南:我很生气,心里很难过,也很受伤,还有孤独无助。
阿南说到这里眼泪不断落下。
我又进行观点探索:对于妈妈的离开,你有什么看法?
阿南:我觉得妈妈不要我了。
我:说当时你期待妈妈留下来吗?
阿南:我希望妈妈留下来,希望她不要走。但是妈妈要工作,不要留在家里,我觉得是自己不乖,所以妈妈才不要我。
阿南最后的几句话,正是渴望的层次。从期待层次进入,可看见未被满足的期待,形成阿南与渴望不连结。
阿南突然跟我说:“老师,当我说到妈妈离开,带给我的那种感觉,跟老婆不理我的时候,感觉一模一样。
阿南跟妻子吵架,妻子一旦转身不再搭理阿南,阿南的冰山各层次,也启动着他当年的记忆。这是身心的记忆,但是他从未辨识,只是随着惯性反应,头脑再来做解释。
这个解释会有何问题呢?很容易让他走向7岁的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难道是我不够好吗?我觉得你不要我了...........而不会进入全貌思维: 老婆怎么了?怎么不说话?我怎么会这么生气?我怎么会有受伤的感觉? 这是我要的互动面貌吗?我可以做些什么?
我问阿南:当时你有跟妈妈说,你希望她不要离开吗?
阿南摇摇头: 什么都没说,我跑去躲起来了,她离开的那天,我躲在后院里哭, 让她找不到我。
阿南跑去躲起来,也是一种打岔,也是不说话,当老婆沉默了,他也不说话,跟孩提时的方式一样。
我再探索7岁的阿南,当时冰山下的状态,你怎么跑去躲起来呢?
阿南:我说了,也没有用,我害怕她不理我。
我:你与妻子的冷战呢?原因是什么呢?
阿南:到这里我明白了。我以前没想过,原来我也怕受伤,所以才不理她。
我:后来妈妈回来了吗?
阿南:2年后,妈妈回来了,但爸爸不要她了,爸爸告诉我们:是她先不要我们的。爸爸不要我们跟妈妈联络。
我:所以一直没联络吗?
阿南:妈妈很想见我们,但我很生气,我心里其实很复杂。我也想见她,但又不想理她...........老师,我发现冷战之后,老婆求我的时候,我心里也是这样,谁叫他先不理我! 跟妈妈回头找我的感觉一模一样。
我: 你跟太太的关系,你想要得到什么呢?
阿南:我想要和谐。不要这样冷战。
我:你刚刚告诉我,冷战的时候,不想跟妻子和解.现在, 你又怎么改变啦?阿南:我现在想要和解,我不想再这样下去。
阿南7岁时经历妈妈的离去,当时的冰山,一直在阿南的生命中,留下鲜明的印记。即使他爱老婆,当老婆不说话,他就感到被忽略,甚至有被遗弃感,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对母亲存有生气的情绪,他的渴望层次,不觉得自己值得。这也是心灵的伤,身体会记住。
节选自《李崇建谈冰山之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