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诉我:“鼻涕其实是可以吃的。”
我的反应是:
他不紧不慢接着说道:“因为鼻腔和食道相通的,少部分鼻涕,留在了鼻腔里,而大部分,都被你咽下去了”
我的反应是:
看着我变化的表情,他微微一笑,使出了致命一击:“其实人的鼻腔每时每刻都在生产鼻涕,每天总共约 1000 ml,差不多就是两个矿泉水瓶。”
我的反应是:你他喵的还给出了数据啊!
我是这么被说服的
回想一下,当你听到一个不是很熟悉的观点时,你是怎么想的?
当听到一个不是很熟悉的观点,我的第一反应是:你凭什么这么说?
如果对方给出了理由,我会想:但是你这只是纸上谈兵,不一定有效。
如果对方再给出一些例子佐证, 有时我就会接受他的观点了。
观点、理由、案例,这个表达顺序很符合我们的思维模式,正是说服力的重要组成。
PREP模型
PREP模型就是将这3点整合为总分总的形式,在各种表达观点的场合都能使用,非常百搭。
P代表Point,即观点;
R代表Reason,即理由;
E代表Example,即案例;
最后一个P同样是Point,再次强调观点。
PREP模型最常见的是开门见山的表达模式,一开头就亮出观点。例如“我认为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引出你的观点。之前一篇文章里,老黑介绍过如何做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可以用故事、提问、数据等方式表达观点。
一句话的核心观点之后,是一段话的理论解释或者一个巧妙的比喻,理论解释不要太复杂,应该有针对性,然后接上几份详尽的案例,作为论据的主要组成部分,支撑观点。
最后,需要有一个“压得住”的结尾,重复观点。
内向是缺陷吗?
举个例子,你要做一场关于性格解说的演示。
观点(Point)是:“内向不是一种缺陷。”
为了让观点更可信,给出理由(Reason):“内向还是外向,是和神经过程的兴奋和抑制相关联的,是由基因决定的。每种性格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内向者也可以有一些优良品质。”
每一个观点至少要有一个案例(Example)佐证:“内向者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不易受社交活动干扰。爱因斯坦、沃伦·巴菲特、斯皮尔伯格、村上春树等人,据说都是内向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内向的人不失耀眼光芒。”
再次重复观点(Point):“大量的研究已证实了,内向者并不一定会比外向者差。”
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吗?
PREP的表达结构不仅可以用在演讲演示中,在需要表达自己观点的日常场合、辩论场合也十分适用。
如果有人说:“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可以这样反驳他,观点(Point):“我承认脸是重要的,但这并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
理由(Reason):“我们会发现脸和其它因素相比,是最容易提升的一个。”
案例(Example):“我原来是个单眼皮,我妈就觉得双眼皮比较好看。那现在有这种医学技术。我就说实话,我就割了个双眼皮,很快就康复了。你可以一天整成个美女,但你不能一天读成林徽因。”
再此重复观点(Point):“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脸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上例是在一档辩论节目中辩手说的话,是不是暗含了PREP模型,用自身作案例十分有说服力。
分手应该当面说吗?
当你发现了这种表达模式,就会发现它随处可见。再来看个例子,这是蔡康永的一段话:
观点(Point):“分手应该当面说。”
理由(Reason):“难道只有恋爱时候应该在一起,分手的时候就不应该给别人一个交代吗?”
案例(Example):“《甄嬛传》76集,你陪她成长76个小时,然后它说第76个小时的时候,我们会告诉你甄嬛真正的命运是什么。你摩拳擦掌,充满期待,我陪了你75个小时了,第76个小时,我总要知道你的人生迈向何处吧。第76个小时,你收到一条短信:甄嬛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再次强调观点:“你要用短信跟我分手,你前面75个小时都用短信来传剧情好了!”
怎么怀疑别人的,就怎么说服别人
观点、理由、案例相辅相成,缺少理由则浮于浅表,缺少案例则枯燥乏味,最可怕的是缺少观点:都不知道你想说什么!
本文老黑介绍了一种常用的表达结构:PREP。
那么问题来了,你发现了本文也是PREP结构了吗?
黑白间设计工作室
致力于在美与实用间寻找平衡
让设计变得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