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或多或少会出现不少问题。很多家庭中充斥着父母或者孩子的怒吼声,父母越来越觉得子女难以沟通,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听话,或者推脱说是子女进入了“叛逆期”;反过来子女也越看父母“不顺眼”。总之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与亲子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张,要一直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才会逐渐转变,双方为此付出了美好的昭华。这在很多中国家庭都认为是正常的,至少笔者的朋友圈有很大一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
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书叫《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很受启发,其实这本书的知识不仅仅可以应用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同时可以广泛的改善人们在家庭、学校和工作中与他人的沟通问题,从而提高人生的福祉。在书中他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在这里并不是要写书评,而是谈谈个人的感受。
读完书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沟通是一门学问,高效的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其技巧是需要学习的。而任何一个人经过适当的培训都是可以学会的。比较遗憾的是在我们学校里面,从幼稚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乃至更高学历的教育都没有正式的课程来传递这些东西,到处充斥着教条、原则与空洞的辞藻。通过这个自己也算是开了个窍,了解到沟通原来从来就不是很容易的。
第二个感受到的是人文领域也与自然科学领域有相同之处,有前提有假设,在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整个知识大厦,构建出整个体系之后反过来通过实践验证与完善前提与假设的合理性。这种方式可以使得人文领域可以走向科学。在这本书里面作为一个理工男看到了这一点,也算是一点心得体会,有助于将来了解更加广阔的人文科学领域。
关于沟通方面,每个人自觉或不自觉都是有沟通模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点差异可能在于你自知或不自知自己的沟通模式而已,更进一步在于每个人沟通模式的有效性差异。而沟通的有效性不在于个人的主观意愿,他是有客观规律的,研究而得出这些个客观规律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福祉。这也就是常说的套路中有真情!
在一个就是沟通非常重要,更宽泛的说人类的文明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沟通,直接的或间接的不同,都是表达。沟通中普遍存在“行为窗口”。既然沟通是双方都在表达,那么作为沟通双方中的一方就必要考虑到对方,只有在自己头脑中考虑到了对方才有可能进行有效沟通,否则鸡同鸭讲、自说自话。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吵架的时候比拼声音大,情感的宣泄。也只有将沟通看作是一个过程,明白了之间的沟沟坎坎,也只有克服了之间的沟沟坎坎障碍,才能够完成一次有效沟通,一次沟通是一次修行。而这之间是有太多的不容易,而也只有完成了这个,才彰显了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