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农村还没有自来水,所以家家户户要自己打水井,小李家在后街的时候那口水井是小李妈心心念念的东西,小李妈常说:“那井水夏天透心凉,清亮清亮的,洗衣服水质也好,洗出来的衣服漂白。”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前街盖房子时打的那口井,井水喝起来碱性大不好喝,而且稍微沉淀一下还是黄色的,小李家的人从此不再喝生水,洗出来的衣服白色的地方都变黄了,就是这水的问题。
打这口井的时候,由于黑龙江地区的地下水比较充足,一般人家打个20~30米深就能打出一口好水,那天小李家的井打到20米的时候还是很顺利的,到30米的时候小李妈的心咯噔一下,因为工人说井水出了黄沙,再继续打了近20米还是不行,都是黄沙层。
这时候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再打一口井,搏一搏运气,但是已经打的一口井钱也是要给的,再打一口井大概率也是不行的,所以小李家并没有继续坚持。这就导致后面的几年间,小李家都吃用这黄水,后来小李家因为小李上学进城的时候,小李妈不舍得这里的好多东西,唯独这水让她狠下心,决定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