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
伟大的文法专家、政府公职人员与资深的官僚体制大师汉弗雷▪阿普比爵士(Sir. Humphrey Appleby)阁下前日逝世于米德塞克斯(Middlesex),享年106岁。
阿普比爵士曾任内政大臣常务次官与首相(King's hand)及内阁(Cabinet)首席秘书,他在外事活动中与周宣宗陛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在不同场合表示过对苏赛克斯大教堂东侧的几座守卫石狮的喜爱。在咆哮了近1000年后,几座石狮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一座已然坍塌,一座磨掉了鼻子与牙齿,唯表情依然可见,还有一座虽然经历消蚀,但总体尚存,反而变得更加慈祥且略带滑稽。有人在因特网上将几位同时代的政治人物比作石狮子,并约定了对其寿命的赌局,遗憾的是,阿普比爵士在一个完全值得夸耀的年岁,带着光荣与遗憾在比赛中退场。而已经退位的周宣宗陛下已于通过早些时候通过周朝公车署表达了对这位老朋友的哀思。
阿普比爵士的公职生涯由文法与政治交织而成,他毕生的政治信念是公务员政治:由通过选拔考试的精英大学毕业生组成的公务员队伍按照组织惯例治理国家。汉弗雷曾多次批评民选官员对官僚体系的侵犯,这种侵犯既体现于民选官员希望在公务员不加以掣肘的前提下行使国王陛下及法律赋予其的权力,也体现在民选官员试图在公务员控制的严密体系下打开一个缺口的努力中。吉姆▪哈克首相阁下(PM Dr,James Hacker)曾为实现上述目标与汉弗雷有多数不胜数的明争暗斗,而首相阁下最终失败。阿普比爵士的成功使得他声名鹊起,却也给他带来了无数的骂名。汉弗雷一词在一段时间内近乎成为保守官僚的代名词。但阿普比爵士在他的回忆录中希望公众能够考虑:“只为选票服务的民选官员与深谋远虑的精英公务员谁更适合治理这个国家?”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阿普比爵士在任期间,政府权力在各个领域蚕食自由市场与社会空间,进而导致国民“排队与填表时间”大幅上升。尽管哈克首相本人持有保守派观点,首相阁下在退休后的文集中不得不为汉弗雷辩护,但读者一般认为这似乎源于哈克首相不希望承认自己无法领导内阁及官邸行政人员。伯纳德▪伍列爵士(Sir Bernard Woolley),阿普比爵士职位的后继者,蕾切尔首相阁下任内的内阁常务秘书及王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市场化与去管制行动的参与者,在其著作中写道:“绝大部分官僚组织将部门与个人利益凌驾于王国与国民之上”。在一本名为《官僚组织学研究》的著作中,他指出:“这一现象在终身制公职的国家更为常见,包括王国、旭日帝国与周朝,而在威权政体,如变法前的旭日帝国与周朝则更为严重。”
实际上,阿普比爵士本人曾对旭日帝国的军事官僚体制有充分研究,他曾经严厉的批评了旭日帝国陆军总参谋部为维护陆军地位所做出的的疯狂举动,包括引发旷日持久的世界性战争并为国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他指出,这一现象直到旭日帝国付出了数千万国民生命的代价,向联合军投降,旭日帝国陆军被永久禁止,高级军官接受军法审判方才告一段落。阿普比爵士亦在演讲中指出,这说明了“万民之血不如一贵之泪”。然而,阿普比爵士的研究成果似乎并未应用到他的实践当中。或者可以说,阿普比爵士本人的经历,正是他所做研究的完美例证。
除了行政生涯外,阿普比爵士的一切都相当完美,他是一位优秀的丈夫,五个孩子的父亲,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文艺的爱好者与保护人,有天赋的画家与诗人。他曾经在歌剧孤星泪的结尾高唱那首响彻世界的名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因此,难怪保守主义作家达里奥先生尖刻的指出,如果阿普比先生自己雕刻那座石狮子,它的利齿里大概叼着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