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目:《重建师生关系》
阅读心得:
《重建师生关系》第一章 爱在师生关系中的意义
史老师与学生的点滴故事,让我久久地回味,努力探究着史老师经典案例,不以学生成绩为目标的教育,而是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的未来的幸福而努力学习。
教育,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劳动,需要智慧,耐心,技术,感情,不仅仅是思想。
但是,倘使没有思想,则又容易归零。
真善美的前提,是真,如果真缺席,那么善很可能成为伪善或者愚蠢,美很可能成为假象或者丑恶。我愿意从理性思考,我喜欢从感性观察。理性,告诉我们真,而感性,展示给我们美,有求真的勇气,有爱美之心,才能使善得到更多更好的土壤。
对于种种丑恶,“习惯”是很可怕的,习而惯之,则麻木不仁,则助纣为虐。如今,我们很多人所作的努力,只是回归原点,而不是奋力向前,这是悲哀,但这也是现实。面对吧,捂着耳朵不能说没有听见,蒙上眼睛不能说没有看见。所以,把手拿开,面对吧,一起重建。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播种一个动作,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我们播种什么?我们将收获什么?我们播种吧,继续,因为我们已经是别人的收获。
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教育本身。但是,身处教育中的每个人,都不应该因此而推卸忽略掉自己的责任,包括教师、家长和学生。更包括校长、局长和部长。
在现实中,我们身处什么状况,是一回事;面临屈辱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是另一回事。并不能因为处于弱势,令人同情,就可以说:懦弱苟且才是唯一的选择,就得容忍。正是充满了这种廉价的同忍,才会诸恶奉行,才会麻木日甚。
手中有一点权柄,而自知无德无能,生怕不被人尊崇,会怎么办?最愚蠢的办法,就是拼命地使用这点权柄,时时刻刻提醒别人:我有权,要听我的,要怕我的,要归我管辖的。这样的人,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
身为教师的你我,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千万不要把这种恶习,传递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要培育的,不是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的犬儒,更不是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可怕的恶徒,而应该是具备创造力的、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福祉和美好的健全的公民。
不要一味地抱怨环境、归咎体制、怨恨社会,须知,你我造就环境,你我便是体制,你我构成社会。所有这一切,你我必须负责,无论身处何地。努力吧,不是为了屈从,而是为了改变,既然选择这条路,就要做个强者,勇敢地走下去。正因为现实的种种无奈,才更需要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支撑,互相取暖,获得前行的力量,一路走得潇洒矫健,充满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