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寒假,在我的印象中,很久。久到可以从初二拜年到正月十一,可以从腊月十四放假到正月十六。那个时候的欲望是少的,有好吃的菜,有几块压岁钱,有好看的衣服准备着,从除夕穿在身上直到大年初一。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长大了,欲望多了,幸福也不那么容易获得了。我们抱怨时间不够用了,买不起房了,不敢结婚了,存不到钱了,交不到真心朋友了。
同样,小时候的暑假也很开心。不管干什么总是一大帮小伙伴一起去。一起放牛,一起打牌,一起偷瓜,一起游泳。那时候的一天很长很长,长到可以干三四件事。上午逛街,中午打牌,下午放牛、野炊,晚上还继续打牌。那个时候的群欢是真正的群欢,没有太多的烦恼,如果有的话也就剩下学习成绩的担忧了,如果你是一名差生。可现在的群欢顶多算是大多数人的孤独聚在一起,寻找灵魂碰撞,宣泄和表达。
神话传说中,经常说“人间一日,天上一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想人们想必不敢到去的吧!可能在天上过完了一个暑假你这辈子就结束了,想想真是恐怖啊!想必谁也不希望上个天就过个暑假然后等死吧!那样的人间天堂谁又敢要呢?
那么,人们是怎么感受到时间过的越来越快的呢?也许我们得有过,或将来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
1 怎么每次放假时间过的都那么快。
短期周末或者三天假就不说了,基本上睡一觉、出去一趟、玩会手机,逛会街,时间就没了。可是像国庆黄金周那样的七天假期也是的过的如此之快。宅在家里七天,不知不觉好几天就没了。外出旅行,可能路上就花了一两天了,随便看个景点拍个照,假期就要快结束了。也许是我们自己不会做时间管理。但是不可否认,放假的时间在感受上来说一定比工作日要快。
2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这个都能理解。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专心做一件事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样一天内做的事情的件数就少了,你也就感觉一天似乎没干什么就过去了。比如看一部电影/电视剧,一转眼就两个多小时;比如看一本好书,轻松过完两三个小时,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书。比如逛街、旅游等。
3 度假旅行一晃而过,可回来一想,又觉得出去了很久。
有个专门的词形容,叫“假期悖论”(Holiday Paradox)。之所以称为悖论,是因为人在“经历时”(Experiencing)和“事后回忆”(Reminiscing)之间存在偏差。
假期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但回头来看,假期里满是日常中没有的新鲜经历。比如,日常中每天只有两件新鲜事,而假期中每天有六件。
于是,我们便会觉得假期包含更多“内容”,时间的感知也就被相应延展。
4 专注一件事,时间便如白驹过隙。
人专注的时候,往往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是打折扣的。
试想,当你沉浸在阅读中时,往往注意不到周遭发生的事。也就是说,专注期间,大脑获取的“内容”相对较少,所以时间便如轻舟过山,眨眼即逝。
5 回程总比去程快。
相比回程,去程中有更多的新鲜事物。当大脑熟悉了途中的景物,一是信息处理变快,二是新鲜“内容”变少,那么时间的感知自然而然就被削减了。
通常,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是大脑预先设定好的,不受主观控制。
当然,有时候做一些事,也会让我们产生时间过的很慢的错觉。
1. 等待面试无比漫长。
试想一下,面试前的你,紧张焦虑,坐立不安,一遍遍看时间,确认有没有叫到自己的名字。你深呼吸,心里默念准备好的台词。腋下的汗水浸湿了衬衫,让你暗暗抱怨。
2. 失眠时度分如年。
失眠的时候呢?你辗转反侧,烦躁不已,不时侧身看闹钟,埋怨第二天要早起,为什么自己还无法入睡。
3. 遭遇车祸,或是巨大恐惧来袭时,时间仿佛被定格。
怎么解释呢?
这三点的共通之处,是有很高的情绪唤起(Emotional Arousal),也就是你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情绪。
恐惧的瞬间更不用说了,那可能是性命攸关的时刻。
所有这些,都会激起脑中情绪中枢杏仁核(Amygdala)的强烈反应。反过来,高涨的情绪会让大脑变得敏锐,处理更多外界信息,收集更多“内容”。
回到前文所说,当“内容”变多时,感知上的“时间”便被拉长了。
为什么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知乎上有人回答
在你小的时候,你专注于做某件事,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那件事情上,大脑就会觉得时间过的慢。而现在,你可以同时做很多事情,你会看电影、看书、聊天刷朋友圈,工作等,它们把你的时间碎片化,全部填充满,这样的多线程,让你花在每件事上的时间都变短了,所以你会觉得快。
我有一种感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专心做一件事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样一天内做的事情的件数就少了,你也就感觉一天似乎没干什么就过去了。
小时候,生活是充满未知的。孩子像张白纸,任由世界在上面涂涂写写,每天都是新鲜不同的内容。年龄越大,纸越满,新鲜的东西越来越少。我们三点一线,朝九晚五,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重复。那双曾经对世界敞开的探索的眼睛,慢慢变得半闭不睁。不就那么回事嘛,我们说。结果,生活装在记忆里的“内容”少了,哪天蓦然回首,便觉得“时间”快了。所以呀,归根结底,不是时间快了。是我们的“线段”短了。
法国哲学家Paul Janet在1897年提出了人类对时间流逝的心理感受速度的理论。在他的理论中,1年的时间在人的记忆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比如,当你1岁的时候,1年就是你生命的全部。当你50岁的时候,1年只是你生命的2%。这样,你的生命越长,1年时间所占的比重就越小。这意味着让一个5岁的小孩为圣诞节等待24天,相当于让一个54岁的的人等待1年。
2014年,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唱到无数人哽咽。这首歌似乎抒发了所有人心中的感慨:
时间,都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生儿养女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盐半辈子
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究竟我们该怎么管理时间,怎么让时间过的慢一些呢?
时间,当然不是纪伯伦笔下永恒的时间。那是超脱的,无限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试着这么做:和你的大脑做个认知游戏:喂给它更多“内容”,让它把“时间”拉长。
具体来说,就是——
多去体验,多去发掘生活中的新鲜,跳出既定的生活框架。
如果倦了,就去旅行;如果三点一线,就在陌生的角落多留下足迹。
将你那半闭的探索的双眼重新睁开,好好看看这世界。
像个孩子一样。
珍惜时间,努力为短暂的时间填满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吧!~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