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与不管之间,藏着妈妈对作业的两难

我们家是,不写作业一片和谐,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一点不夸张~孩子写作业,成了我的“渡劫时刻!”

孩子坐在书桌前,我说“先把数学卷子做完”,她点头如捣蒜;

还特意提醒“别玩橡皮,专心写”,也能听见一声脆生生的“知道了”。可转头一看,作业本上依旧空白,手里的笔没动,注意力早飘到了窗外的小鸟身上。

一次次口头应承,一次次实际不作为,耐心被反复消耗后,我的怒火总会忍不住爆发,甚至忍不住问自己:“这作业,我到底还要不要管?”

不管,显然不行。孩子的自制力本就薄弱,没有引导和监督,作业只会越积越多,拖延的习惯一旦养成,将来更难纠正。

可“管”的方式,却该换条思路。如果只是站在旁边不停催促、指责,孩子只会把“答应”当成应付,心里根本没真正重视。

跟老师诉苦,说孩子管不了。老师建议可以试着把“催着做”变成“一起定规则”。比如和孩子约定“每天六点半到七点半写作业,完成后能看十分钟绘本”,用具体的目标代替模糊的要求;

发现孩子走神时,少些批评,多些提醒:“我们刚才说要先写完生字,现在要不要继续?”

管孩子写作业,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重要的不是“要不要管”,而是“怎么管”——用耐心代替怒火,用引导代替催促,才能让孩子从“嘴上答应”变成“主动行动”。

阿弥陀佛,管教孩子,我需要继续修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