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天#读书#
20190712
P10-P15
《大学优异的基因》
【独立,校友资产使其能不依附于教会或政府,有更多自主权。大学由两个共生自治体组成,学术和校友。校友与母校的关系:交相辉映,互为盟友和诤友。维系二者的重要纽带则是声誉。校产基金的持续盈利为学校做支撑。管理人功不可没,他对职业的认识看到了理想的光辉。】
耶鲁是私立大学。 所谓私立, 即其经费不由政府拨款而来。 耶鲁大学每年的预算中, 最大宗收入来自校产基金的贡献。 校产基金主要来自校友捐赠及其孳息, 这对耶鲁至关重要。 汇集各路捐赠, 耶鲁校产基金现管理260亿美元资金, 在美国大学中仅次于哈佛, 名列第二。 过去五年中, 为耶鲁贡献了超过50亿美元的运营资金, 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耶鲁也使用一些政府经费, 主要是某些课题项目有政府资助, 但所占比例有限, 且分散在大量课题里, 并不集中, 对大学整体不形成影响。
国外高校有盈利的资本,国内高校是无尽的负债?校产基金放在这么开头的位置,足见重要性。很好奇这对国内高校有何启示。有何利弊?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大学为何要有校产基金?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本不在有产。 有产的理由, 是以可永续的财务资产, 创造稳定的收益, 为学校教学、 研究及其扩展提供资金。 大学首先应有使命, 由此界定教学、 研究的方向与规模, 催生长期资金需求规划, 倒推校产收益率目标, 并形成基本制度: 管理要专业化、 资产配置要多元化, 要追求给定收益目标下的风险最小化, 治理结构要最大限度透明化。
为何要有基金?个人为何要实现财务自由?企业为何要保证盈利持续造血?资本对实体的影响根本原因是什么?
以收益率为目标,一方面促进实用,但另一方面是否会过于短视?
耶鲁校产基金现由传奇管理人大卫·斯文森执掌, 他以一己之力开创校产基金管理新路, 收益率稳定地战胜市场, 为耶鲁大学的永续在财务上奠基, 其投资理念已统治全美大学校产管理界。
记住这位传奇人物,还将多次出现。
财务自由本身不能保证思想自由, 但没有财务自由的话, 绝对没有思想自由。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何为财务自由?开源节流。财务自由是思想自由的必要条件吗?如果没有思想的把关,仅把收入设定为一个水平线,则容易水涨船高,永无止境。无欲则刚,财务自由无法定义,但思想自由却人人可以追寻。“此心安处是吾乡”
今天, 耶鲁大学早已彻底独立, 早年由政府和教会统治的顶层结构焕然一新。 校友校董也好, 继承校董也好, 现在的耶鲁校董会里面, 除正副州长外的17人, 包括校长在内, 全部是耶鲁校友。
争取独立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心之所向,终将实现
凝聚传统, 坚如磐石, 难以颠覆, 这制度设计与大学的永续目标相符。
稳定,管理层更新迭代非常慢,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更加凸显。
大学之大, 在于永续, 为自由思想、 独立学术提供空间, 教书育人, 服务社会。 政府来来去去, 大学永远伫立。
大学在于永续?那短暂停留的西南联大呢?贡献or做功是最重要的,当然持续时间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似乎二者可以相互促进,贡献越大,时间越长。
个体独立与社会多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有真正独立的个体大量存在, 社会才有多元可言; 反过来说, 只有社会容纳多元空间, 个体独立才有可能。 一切定于一尊的话, 哪里还有独立个体和多元社会?
想到达沃斯论坛上马云被问到: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谁更好。马云回答说世界需要多元。感觉这个答案可以扩充到任何问题。甚至支撑Hybrid的思想,兼容并包,博采众长。
像耶鲁这样的大学, 本质上是两个共生的自治体相濡以沫的结果。一个是学术自治体, 围绕教学、 研究, 自由思想, 切磋砥砺; 一个是校友自治体, 它远不仅仅体现于校友会组织, 更贯穿大学治理的主要环节, 既在校董会执掌大局, 又在大学、 学院、 讲席、 项目等各个层级为大学发展筹集资金, 贡献思路。
这个言论非常神奇,惊讶于竟然能把校友拔高到和学术同等高度。不过从时间和归属的角度来看,似乎也可以,学术自治体是当下及以后属于本校的,校友会是曾经属于而现在虽然不属于但依然可以产生影响的。这么说来确实都囊括进来了。
为什么校友对大学这么重要? 直接原因当然是校友捐赠。 深层原因则是大学与校友植根于同一基础。 校友对于母校有什么期待? 母校对于校友有什么期待? 归根到底, 就是简单一句话: 我愿以母校为荣, 母校愿以我为荣。 大学与校友之间财力、 智力、 能力的相互支持, 无不以这最朴素的善意为基础。 声誉是大学与校友最美好也最重要的纽带。 在一代代的传承中, 校友成就与母校声名交相辉映, 结成难解难分的声誉共同体, 渗透落实到财务支持、 治理安排, 成为大学独立的核心支撑。
同在声誉共同体, 校友是母校的天然盟友也是诤友。 校友们会时时戒慎, 既会奋力保护母校声誉免于外部威胁, 同样也会揭竿而起抗议来自内部的侵蚀。 如果一个大学校长丧失声誉, 哪怕其一切所为表面合规, 也只能下台了事, 因为这个共同体是大学生命之所系, 用声誉黏合。 丧失声誉, 最终丧失一切。
母校和校友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成长。
大学在长期中取决于声誉, 在短期中需要金钱与人才。 那些最优秀的大学已经形成长短期的正反馈: 声誉带来更多财力, 吸引到更优秀人才, 又反过来创造更高声誉。 这也许需要漫长到数百年的时间, 但在竞争中站上塔尖的那些最优秀大学, 以声誉共同体为基, 以学术自治体和校友自治体为翼, 已建立难以撼动的地位, 有了永远伫立的基础。
《人类简史》中作者认为,是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备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未来的信息让人们有意愿“提前消费”,先挖坑再填坑,技术发展总会填上。于社会发展而言,全体信用足够重要。于个人、大学、国家任何实体,信用都是根基。而声誉则是信用的进阶版本。追求名利,但不为名利所束缚,放能长久。
资助不是基于你有多优秀(merit based)——只要你能被录取, 就被认为已足够优秀——而是基于需要(need based) 。 根据你的家庭情况算出你需要多少支持, 就给多少。 这也不都是免费午餐, 相当部分是贷款, 你将来得还。 帮你攀上人生阶梯的这
些力量, 直接来自录取你的大学, 间接来自于你的校友。
- 大学足够的自信是对自己录取的学生有自信,你被录取已证明优秀。
- 帮助则是基于需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开始时提到耶鲁校产基金管理人斯文森, 他是校产基金管理界的巴菲特。 我问他: “如果你成立自己的基金, 个人财富增长几十倍应该不成问题, 为什么不做? ”斯文森答道: “我更愿意是耶鲁一员, 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机构工作。 这使我快乐。 ”
我又问: “为这个历史比美国还要悠久的机构管理为其永续奠基的资金, 你有什么体会? ”
斯文森说: “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我很幸运。 ”
这简直是对职业最好的描述,最好的机构,快乐,幸运。人生遇到这样一份事业,真正有意义啊!后续还有更多篇目来描述这位传奇人士,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