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梁山第9条好汉花荣以射箭著称,江湖人称“小李广”。“小李广”都如此厉害,那么李广本尊的箭术该有多么可怕。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卢纶为了纪念汉代将军李广而作,可见他的厉害之处。但也同样是在唐朝,王勃却对李广有另外的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可是,李广为何“难封”呢?
李广是西汉时名将,他的强弓硬弩在同匈奴的战斗中曾多次立下战功。李广是在汉文帝时入伍的,后来又经历了景帝、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绝大多数战争。他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凭借战功一步步当上将军、太守。他作战勇猛,常常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有次他曾率领4千人出击,却被匈奴4万人团团围住。部下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却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毫无慌乱之色。他对手下说:匈奴并不难对付。然后用大弓射杀了对方将领,击退敌军攻势。这样坚持到两天后援军到来,众人才得救。
这样厉害的将军,也赢得了敌人的尊敬。他们虽然在李广手下吃尽了苦头,但还是敬佩地称他是“飞将军”。所以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么,李广为何没有实现“万里觅封侯”呢?因为李广这位将军优点很多,缺点也很明显。
一、气量狭窄,不懂得为人处世。
一次李广带兵出击,遇到匈奴兵多,被捉。按照汉朝军令,兵败当斩。匈奴看守不严,被李广找个机会逃了出来,又使了钱才被贬为庶民。他有次晚上到了霸陵亭,城门已经关闭。霸陵亭尉喝了酒,就呵斥李广说:上面又规定,将军不能夜里出行,更何况你是前将军。
这句话被李广牢记在心,后来皇帝又一次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时,李广就设计骗来那个亭尉,乱刀砍死。
按说李广都当了太守了,居然还要跟一个小小的亭尉过不去,古人说睚眦必报,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报仇确实痛快,但这样的做法,让李广身边的人怎么看?连这一点气度都没有,又怎么能率领千军万马作战呢?
二、缺乏政治意识
七国之乱时,李广随周亚夫平定吴楚联军,立下汗马功劳。李广的勇猛被梁王刘武看中,梁王就私下刻了将军印绶送给李广,以便将来自己起兵造反时,李广能够助他一臂之力。
地方军阀私刻的将军印,对于一个中央政府的军人来说,这怎么敢接受呢?更何况这个刘武跟当朝景帝刘启原本就不和。
李广想问题太简单,对名誉也太过看中。光知道梁王对自己器重,看得起自己,却忘了梁王的不臣之心,这不是故意打景帝的脸吗?
这一点让景帝非常不爽,结果当然很严重。
三、缺少大局意识
李广六十多岁时随大将军卫青在漠北同匈奴打仗,卫青派李广从侧方袭击匈奴,但李广一心想立战功,坚持要做先锋官。卫青并没有听从,李广就“怒而回部”,根本没给卫青面子。
后来李广还是接受了任务,但不知道是赌气还是运气不好,他居然带着队伍迷了路,错过了与卫青主力部队会合,让匈奴单于跑掉了。因为这件事,卫青让他到军部写书面检查,让老将军李广很没面子。
李广对手下们:我十几岁时就跟匈奴作战,打了70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卫青大将军出兵,大将军让我本部人马绕远路,结果我却迷失了方向。这难道不是天意吗?我六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
于是挥刀自刎。一代名将,就这样悲壮地死去了。士兵和百姓们听到他自杀,没有不痛哭的。
李广这位悲剧英雄,戎马一声,创下了“飞将军”的名号,却也留下了“飞将数奇”的成语。虽然王勃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但能够穿越两千多年,依旧让后人膜拜敬仰,纵然得不到封侯,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