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都在推荐《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并无一例外地都建议大家一定要带纸巾,这部定位为“喜剧”的电影, 上映不到一周便票房大卖,观众评分高达9.5,是什么让它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呢?
白血病人吕受益的到访打破了神油店老板程勇的平凡人生,他从一个交不起房租的保健品商人一跃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独家代理,被无力购买天价正版药的病患们冠以“药神”的称号。可是在药贩子张长林的威胁与诱惑下,程勇解散了代理团队,转行开办纺织厂。
利欲熏心的张长林将药价一涨再涨,最终东窗事发,患者们断了药源。吕受益的自杀触动了程勇,他开始以进价重新提供格列宁,甚至在印度批发商被勒令停产后不惜倒贴钱为大家买药。程勇入狱时,送别他的白血病人挤满了整条街道。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社会深刻现实的片子,故事发生在中国最繁华的都市——上海,镜头下的魔都不再只有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和租界梧桐树下的老洋房,也有狭窄的弄堂和脏乱的棚户区,商店门口布满灰尘的招牌,路边露天的烧烤夜市,无一不体现着城市发展进程中残存的一丝人味。
大概是为了不让影片过于沉重,剧情里加了很多诙谐的因素,嬉笑怒骂皆有,但看了不到三分之一,就再也笑不出来了,直至结束也始终没有哭,也许是对生命的思考大过了情感的宣泄吧。
我把影片想要表现的内容总结为了以下三点。
一 小人物的无奈
因为没钱交房租、没钱抚养儿子、没钱给父亲治病而只好冒着风险走私药品,是程勇的无奈;在酒吧做舞女赚钱抚养女儿,是刘思慧的无奈;因为怕连累家人而离家出走、当街抢药,是彭浩的无奈;就连警察队长曹斌,本已对万千病患心生恻隐之心,却迫于上司的压力不得不继续追查,最后害得年仅20岁的程浩失去了生命,这是曹斌的无奈。
而警局局长和瑞士药商冠冕堂皇地公开指控程印度格列宁是害人的假药,不又是官商利益勾结的深刻体现吗?这种欺软怕硬的行为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就连一个国家也无法幸免,印度弱小,所以不得不接受国际诉讼,赦令批发商关闭药厂,厂长的一句话道尽了小人物的无奈:“他们有很硬的后台……”
上层社会只是一个盆景,真正的中国还是普通人的中国,只要还有一个人无法得到公正的待遇,就说明这个社会依旧是不健全的。
二 小人物的抉择
令人唏嘘的是,在善与恶、对与错、利益与道义面前,这些小人物的抉择比那些衣冠楚楚、正襟危坐的所谓“上层人士”更加令人感动。
彭浩在自己穷困潦倒之际不忘记把救命药分享给同伴,发现危险后他宁愿牺牲自己来保全恩人,那张回家的车票就成了这个世界永远的痛;程勇在倒卖药品赚钱——原价出售药品——倒贴钱提供药品的过程中一步步完成了觉醒与蜕变;神父为了不让大众被假药所害,不顾危险当场揭穿骗局;患者们在被审讯时没有一个人出卖程勇,就连不是什么好人的张长林,知道程勇在救人后也坚决拒绝出卖他;曹斌本来有大好前途,却终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愤然辞职……
大妈声泪俱下地请求曹斌时说:“真药还是还是假药,我们心里不清楚吗?你把他抓了我们都得等死……”是啊,警局局长不清楚吗,瑞示药商不清楚吗,那为什么还要为难他?为了利益,这不是谋财害命又是什么!程勇知道自己在犯法,知道会有入狱的一天,可就像他自己所说:“我救人有什么错呢?”在监狱门口,程勇对曹斌说:“告诉我儿子,他爸爸是个好人。”
对错无需言说,公道自在人心,很多人路走得越远越忘了本心,这些渺小的人们却无法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们的抉择向我们诠释着,当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时,至少也不要被这个世界改变。
三 生命的韧度、希望与温情
这部电影以白血病为题材,这是一种让人闻风丧胆的病,治愈率极低,患上它的人每天都在难捱的痛苦和死亡的恐惧中度过,而即便这样,全国数以万计的病友依然没有放弃希望,刘思慧没有像丈夫一样抛弃女儿,程勇没有丢下老父亲不管,吕受益说:“我刚检查出白血病的时候,孩子才五个月,那时候天天想死,可她一出生,我就不想死了。”
生命是有韧度的,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有希望和温情的存在,刘思慧发布重新供药的消息时,聊天记录里“希望”两个字越放越大,最后占满了整个屏幕,就像冲破绝望的一束白色光芒。
程勇被押往监狱的路上,整条马路两侧都被来送别的病患挤满,每个人都摘下了口罩,只因他见他们第一面时的一句“你们能不能把口罩摘下来”!
他看到那个戴了三层口罩的吕受益正对他微笑,他也笑了,随后又哭了,他终于原谅了自己,用自由的代价完成了自我救赎,还帮助了更多的人。
这件事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程勇提前出狱,得知中国再无天价格列宁,印度政府也驳回了瑞士的诉讼,药厂重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与温情,一直都在。
最后,电影中的细节描写是一个很到位的点,老人脸上的饭粒,程勇嘴角未洗净的牙膏沫,充满了生活气息;彭浩不知所措的一句“谢谢”,刘思慧狂欢后充满泪水的眼睛,吕受益妻子听到丈夫惨叫时麻木的表情,又尽显生活的心酸……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仅需要深刻的主题和完整的情节,导演和演员的专业与用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这是能够媲美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的作品,它把中国社会拍得声泪俱下。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它的人间百态,而好的作品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打动人、启发人,告诫人们无论何时都要心存善念,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平民,都需要重温这项生命最初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