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营分类
运营从类别上可以分为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和数据运营。
运营的大部分工作是围绕客户展开的,拉新、留存、激活这三个词试运营经常挂在嘴边的。拉新是为产品带来新用户和流量;留存是为让用户留下来真正去使用产品;激活是通过一些方法与用户发生连接关系,提高用户长期活跃度。
产品是技术翻译后的结果,而运营是产品翻译后的结果。产品是运营的核心,运营是产品的又一次延伸。互联网产品大概可以分成运营驱动型、体验驱动型、技术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
1.运营驱动型产品:交互敏感性低、效率敏感性高。如滴滴打车,要从内容的充实度、流程的完整度和线下服务体验来判断。
2.体验(产品)驱动型:交互敏感性高。这类产品组要是内容型平台、社交类产品。如探探、微博、简书。
3.技术驱动型产品:注重效率和算法。针对企业级产品,交互体验显得没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效率提升和降低成本,如科大讯飞,可以达到94%的语音识别率。
4.资源驱动型产品:获取资源的能力,比如脱胎于阿里巴巴母体的“聚划算”,很快完成几百亿规模的交易。
绝大多数产品失败不是因为没有好运营团队、没有强大执行力,没有牛技术,而是因为伪需求,没有强需求。日常生活 中高频出现的需求就是强需求,如谷歌的牙刷理论,即每天使用两次以上的产品就是好产品。符合人性的需求就是强需求——懒,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获得几何级递增的结果。判断需求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要比让用户填写调查问卷更客观。
运营的熟练使用工具:运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工具如百度指数(掌握消费者对公司品牌或某事件的关注焦点)、阿里指数(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动向)、微指数(通过关键词的热议度以及行业/类别的平均影响力,来反映微博舆情或账号的发展走势)、站长工具(可以查询主流搜索一些主流搜索引擎关于网站的收录和友情链接,如Site:www.sina.com.cn)、百度统计(一款专业的网站流量分析工具)。
二、用户及内容运营
如何创建用户模型?
第一步,分析产品,摸清产品结构,看透产品核心价值观才能对产品包装宣传; 第二步,用户定位,确定谁需要产品,这类人活跃在哪些地方,如何让他们使用产品; 第三步,建立模型,需要把用户属性、行为路径及心理需求以表格或图表形式展现,通过建立用户模型,运营人员可以确保把产品推送到精准的客户面前,再根据数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
120产品分析法则:免费区——付费区——惊喜区,普通用户——付费用户——核心用户,满足基本需求——满足更高需求——满足个性需求 120=60+40+20
五看分析法:1.看趋势 行业趋势和政策趋势;2.看真伪;3.看团队;4.看用户;5.看产品
产品聚焦是为了让用户第一时间找到。除了定位产品研发方向外,更重要的是产品定位,只有给产品清晰的定位,用户才能第一时间反应出这个产品解决什么问题。1.不难记——2.找不同——3.贴标签
用户行为路径包括:1.推广路径 2.引导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