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成长是正途

读书或者学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事情?这只是一篇读后感,所以我不想去论证,只是想谈谈一些感想。

或许我们过于注重学习作为一个事情的这一面特性。既然是个事情,那么总有个解决的步骤,一二三,照此下去,学习就完成了。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如我们的愿?就这么一二三就学好了吗?

学习或者读书这个事情,毕竟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在做的事情,更主要的还是一个心理过程。所以,兴趣和动力,将是永恒的制约条件。无论你用各种各样的角度去思考,去操作,这是永远回避不了的问题。因为我们会发现,这个关卡,如果不好好过,它就会永远卡在那里,时不时地出来闹腾一下。

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怎么提升?首先,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想要学习?

我们有天生的好奇心,希望去了解周围的各种事物。但是这个好奇心,会因为各种各样有益或者有害的尝试,最终会有变化。比如,我们吃了美好的食物,会愉悦,会喜欢食物;我们尝到了难吃甚至有毒的东西,会恐惧,会拒绝吃一切类似的东西……

学习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孩子们接触玩具,音乐,舞蹈,绘画,接触语言,文字,接触我们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的事物……然后,接紧接着到来的就是各种痛苦,当然,有些孩子度过了痛苦,品尝到了赞美和各种特权!在这里完成任务,得到一个成绩,仅仅是一个交换的价值。因为孩子们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文字符号背后蕴含的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孩子们的学习,仅仅是为了从大人手里交换各种赞美,各种奖励,各种特权。这些孩子,走向了大人看来的一个良性循环,他们努力学习,获得赞赏,更加努力学习,获得更多赞赏,最终,这个我们称之为成就!

可是赞赏和成就的数量和质量都是有限的,其他的孩子怎么办?班里四五十个孩子,只有十个前十名,其他的三四十个孩子怎么办?这是我们永远要面临的资源稀缺性的问题。可是孩子们已经实践了另一个问题,解决资源稀缺性的办法,就是创新,创造另一个稀缺资源来代替目前的稀缺资源。于是孩子们的群体里,诞生了另一些站在巅峰的个体,比如美女、帅哥、球星、飞毛腿、最受欢迎的、最会吹牛的、最会玩的、最大胆的、最……这些创造可比我们期末的各种各样的安慰性的奖励要好玩多了,有趣多了,也更加能改变孩子们的生活。于是,孩子们的伙伴间的评价体系,从此与学校的评价体系渐行渐远,谁也看不上谁。我们是否真正觉得三好学生在学生群体里也有很高的人望?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问题。

可以想象,这样两套渐行渐远的评价体系,最终将会走向彻底地决裂。这不仅仅是一个评价体系失效的问题,而是彻底失控的问题。

回到正题。

我觉得解决赞赏稀缺和评价失效问题的办法,就是关注心理,关注灵魂的成长。也就是将那些神思不属的孩子们,重新拉回来,正视当下,正视现实!

正视自身:人会生老病死,他想象中的自己的一生应该是怎样的?

正视家庭:我目前的家庭状况,我是否了解,是否满意?以后,我希望能够组织一个怎样的家庭?

正视学校:在学校,我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如何让自己在这里能够过得更舒适?

正视社会:排除家庭和学校,我对社会了解多少?

正视世界:这个世界或许跟我想象中的世界有些不一样……

我们的课程中这些内容吗?其实是有的。可是学生却不一定学到了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正”,我们需要从课程中走出来,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去,成长他们的灵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上一轮明月在望着你 地上一双眼睛在望着你 明月代表着永恒 眼睛饱含着深情 思念温暖着秋日的长夜 牵挂凝结成秋晨的...
    若水清溪阅读 164评论 0 0
  • 多幸运在最美的年纪,遇见你没有遗憾和可惜。在我们一起后的470天里,希望今天的情人节,我依旧能够感动到你,雨...
    aiC罗de锦中阅读 987评论 1 4
  • 昏落岁月亦露寒,风吹红影裹满山。 寒窗残影庭院挂,物归天宇复本源。 草木惆怅枯萎烂,木禾肃条时令难。 日照空屏夜暮...
    简小取阅读 436评论 4 9
  • 昨天看了一篇亲子日记,忘记是哪位家长发的了,说的是孩子回家后先给爸妈讲一下一天学习的重点,讲的很有条理,我...
    守护你长大阅读 10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