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看过的电影分别是《花木兰》,《夺冠》,《我和我的家乡》,基本都满意 ,没有觉得对不起票价,尤其满意坊间争议不断的《花木兰》。
看《夺冠》之前,问过同学,她说挺感人的。其实感不感人,我都会去看,只要求人不要太多,因为看过排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我现在看电影很任性了。购物完毕,突然就说去看电影吧,刚好《夺冠》正在播映,不用等,虽然我们少看了十分钟。
进去就是看到郎平的女儿白浪,听到熟悉的音乐,看到似曾相识的画面,回忆回来了,为逝去的岁月伤感的气氛上来了,自然就有了欲哭无泪的感觉,能不感动吗?陈可辛是完成了任务,中国女排这担子,谁都怕承担不了呀,陈可辛是压力大,郎平也压力山大过。我是冲着陈可辛导演而来的,也想看看中国女排,其实如果拍成纪录片,我觉得效果更好,反正女排的故事和中国人民早已分不开了,你不拍纪录片,也得上女排来做演员,一来免得用替身,二来女排姑娘也自带流量啊。
所以,巩俐在戏里也是压力山大,我觉得她端着,有点放不开了,因为巩俐是巩俐,女排是女排 ,她一不小心就会演成巩俐她自己。
后半部分其实我已经在走神了。在瞌睡之前,看到“因为你打得太好了,都被对手研究透了,这是你落选的原因。”我很不以为然,运动员优秀是好事,某一场的战术上可以不安排她打主力,但我不觉得这是她不能入选国家队的理由。范戴克我们是多么希望他能休息一场,不要累坏了,可他被意外受伤,大家会是多么难过?优秀的团队球员因为可能的“被研究透”而放弃,难道比赛是在比烂吗?我们难道就不研究对手吗?我也没有追究下去,因为已经在频频走神了。
《我和我的家乡》也是迟到了几分钟,自己花钱的也就原谅自己了,主要是考虑到这场电影看完,不会太晚。
坐下来就开始笑个不停了,原来主旋律片也还可以嘛。葛优好久“不见”,有老相了。前段时间看到网友发陈佩斯的照片,也以为是陈强老爷子呢,我活得浑浑噩噩的,自己在做梦。
黄渤和王宝强王迅那一段,我知道他们只是在本色演出,黄渤站那儿就能惹人笑,他们没有超越也没想过要去超越自己,不比吴孟达,几分钟的跑龙套,几句台词都要反复琢磨。
我看黄渤“演直播”也就是图个乐。虽然大多数演员我都认不出来,(平时港剧为主)但我明白,能挤进这部电影里的演员,包括跑龙套的,都要有人脉,你不在那个圈,群众演员都没有你的份。
能逗笑我,自然可以打高分。然而我最不喜欢的却是《神笔马亮》,我不明白他要扶贫干嘛要瞒媳妇,这事能瞒吗?媳妇都怀孕了,好好的去扶贫,离家又不远,偶尔也能回家照顾媳妇,干嘛假装去了俄罗斯?村民为什么要配合做戏?学校那边如何瞒?瞒来做什么?我看不到说服我的理由。刚好还在一张报纸里看到,人家带着媳妇儿子一起来村里扶贫的,为什么电影这么别扭?媳妇要是坚决要老公去俄罗斯 ,老公坚决要扶贫 那离婚不行?总之我完全无法入戏,无法假装天真。
邓超的表演我反而觉得可以,因为我看了半天,才认出是邓超。
我完全没有看这些电影的宣传啦,访谈啦,就是一个很主观的感受。结果昨天看到史航的微博,他说神笔马亮是最精彩的,他是专业人士,他能说出大部分演员和编导的名字,我得拿着放大镜都没认出几个,当然是史航的观点为准,可是我坚决无法入戏,哪怕你们拍的是科幻电影,我也认为要讲道理。
只是我会知道,我和别人的想法,是很不一样的。不重要啊,社交账号只要能允许你注册,你就有发言的权利。
今晚又去看《以寡敌众》,就我们家包场了。本来很期待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打开排期,场次太少了,晚上六点三十分已经是最后一场,还是安排在偏僻的电影院,赶不过去了。但是网络上的观影感受却是非常不错的,这也能理解啊,喜欢叶嘉莹的,多数会是读书人,读书人写观影感受,有何难?于是我看了很多精彩的影评,却没能赶上去看电影了。
提前进场,还在上演《我和我的家乡》,八成上座率,我知道,这是单位包场的。蹭看了最后五分钟,还是无法说服自己,神笔马亮是败笔啊。
许鞍华的电影我也没搞清楚上画时间。《我和我的家乡》散场的时候清洁工一个一个椅子翻着,查看有没有观众遗弃的物品,地上和座位上的垃圾,用手捡起来,她戴着口罩。无论如何,电影院复工,始终也能多几个工作岗位,虽然我老是错过我真正想看的电影,但也在电影院里消费了金钱和光阴。
我就是只顾自己的感受也没有什么错,不认识演员自然也有盲看的好处,演技好自然能打动人,我犯不着看到谁谁谁,就先想起他们的绯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