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也深刻地改写了传统的审美范式。科学与人文、技术与审美从对立走向融合,正是时代进步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也更丰富。艺术审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更好的使设计与科技走向共融。
1.设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所谓设计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现代设计是基于现代社会环境、现代技术条件、现代生产条件的计划内容,现代技术科技的发展使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复杂和多样。
从人类生产工具开始到如今的信息技术都属于科技的进步,工业技术的发达造就了现代设计应用的新变化,科学技术对设计有着深刻影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与设计表现出来相融合的趋势,在当今这种联系表现得更加紧密。如设计中出现的新兴科目,交互设计,信息设计,人工智能等。
科技带来的可能性开拓了设计的方式和内容,但审美与科技存在的不同步性 要求设计师们既要有宏观的判断能力,也要有微观的形式创新能力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信息技术代替了工业技术,成为了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加速了技术和艺术的融合,而且也在悄然改变着大众的生活与审美。什么是科技与设计的平衡,就需要设计师来把握。
2.科技改变审美
1.科技与设计不同步
新技术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可能的出现但并不一定导向新的审美观念新的设计。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的巨大发展,但也伴随一系列机械生产带来的弊端,设计师们首先感受到了科学和设计的冲突。以约翰拉斯金为代表的工艺美术运动设计师他们只看到了科技带来的的负面影响,以至于他们哀叹机器生产所带来的美的沦丧。其实这时尚未确立机器没学,机械化生产还停留在较为粗劣的阶段。彻底反对机械化使他们的主张不能再以后的潮流中成为主流风格。新酒往往装在旧瓶中,没有机械不可能产生机械美学。但从机械到机械美学的路还很长,技术进步总会推动艺术发展,但科技与设计往往不同步。
2.科技发展推动审美创新
技术的发展确实极大的催生了审美的发展。 伴随新艺术运动的兴起。设计师逐渐认识到,设计与技术的紧密关系。特别是,查尔斯马金托什为代表的“格拉斯哥四人”,他们是新艺术运动的重要分支,他们的设计与直线和简单的几何,造型为主,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为机械化,批量化生产形式做出了有益探索。德国工业设计之父彼得贝伦斯把工业技术与现代设计高度结合,为德国现在工业设计定下基调。这种工业设计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仅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趋势,同时也显示了科技进步对设计师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的影响。
3.科技与设计不可分割
在生产过程中,技术和设计本就不可分割。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使我们看到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结合,这一时期的设计以简洁的几何外形为特点,建筑和产品通常表面光洁、平直、清晰、线条流畅,科技生产与艺术设计也联系得更加紧密。现代设计运动中,德国“工作同盟”承认了工业生产的地位,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形式上提倡无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技术上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使得现在设计方式的可能性更多。科技是催生设计发展的重要力量。
美国工业设计的成功就是典型代表在美国兴起的流线型运动融入了空气动力学的概念及设计更加简洁,有力展示了一种材料速度和效率的美学概念,这种将科学里面主导设计中的方式成为了美国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世界设计语言。我们不能说明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明科技制造和艺术设计的先后。一辆汽车的制造必须是设计和制作同时进行。实用汽车,必须是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优美的实用的设计共同熔铸,才还是一个有用的汽车。设计的发展需要技术来推动,先进的技术也需要经过设计才能为大众所用。
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不只存在于工业革命后的现代设计中。早在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把科学技术融入到了设计中,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汉代生产的“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首只灯,另一只手用衣袖挡风。实则宫女体内与衣袖构成烟道。不仅可以科学的排烟,而且可以消除环境污染,宫女的头和右臂可拆卸,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烟尘。灯盘可以手动调节屏幕亮度和照射方向。“长信宫灯”既具有审美价值,科技融入到设置中艺术品中的技术应用,无疑会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实用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设计是否滞后于科技的?技术带来的进步是否会使设置盲目追求最新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传统审美和文化沉淀?
3.科学的设计带来美好生活
如何让设计造福人类带来美好生活?苹果公司建筑设计手段构建了激进性的创新体系,为审美主体带来时尚、简洁、精致、系统的多维度的审美体验。通过平衡技术变革与艺术一日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产品服务的设计,创新,相比较,我国的电子科技行业相对落后,其原因不在于产品的制造技术与功能,如果我国的现在科技公司小米华为,他们对科技的研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5G的开发与创新,加快了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然而,在审美设置上,却达不到简约优美,用户体验相比苹果的产品没有更加让使用者有审美舒适。这种设置滞后于科学技术的深层原因在于我国创新型企业和大众点评审美,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改变让设计来推动科技应用与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让艺术家参与到科技工作中,不仅需要打破传统观念,还需要新一代设计师的不断努力。
不仅要让艺术家参与高科技工作中,也要让科学家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如何设计才能运用到现代科技以更明确达到设计目的。应用VR技术展示传统艺术是一种新型的保护传统文化的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作品避免其破损和消失,也是对传统艺术永葆青春的可能性的探索。如“vr故宫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技术展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成果,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现实文化遗产的物理空间,并且增加增加沉浸式体验,使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现代科技应用到对传统艺术的保护中,本身就是一种利用科技对信息的再设计。这种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方式启发我们的创新思维,让科技服务设计,让科技和设计共同服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