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初26期坚持分享第8天长沙欧阳小兰20201010本周约练3次,总4次:

主题:以柔克刚的非志愿来访者晤谈策略

关键词:以柔克刚 非志愿 辅导策略

内容:非志愿无法强迫亦即咨询辅导无法在强迫下进行。需要当事人把心打开才能造就改变的契机。

观点:非志愿来访者是不能被辅导的。因为不情愿,所以不配合。

非志愿来访者的类型:1、认为自己没有问题。2、昂贵的费用。3、大众思维不太接受心理咨询。

原则: 提高 非志愿来访者 转化为 消费型来访者 的 可能性

可能的意思: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

改变的关键点:重点在当事人。

契机:咨询师使用的方法。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重要,共同努力导致转化。

不愿意与之交谈情况:1、高高在上(领导除外)。2、不友善。3、对方人品问题。4、做的事情我们无法接受。

愿意与之交谈的情况:1、友善。2、擅于赞美。3、擅于肯定和关注。4、善意提醒。5、擅于倾听和给予回应。6、热情真诚。

咨询师使用的方法:符合愿意与之交谈的情况的特质。非志愿来访者也是人,值得咨询师理解和尊重。感受来访者的难受,真心关心来访者。

站在休学的孩子的角度:1、怕别人问不上学的原因。2、怕被别人指指点点。3、不知道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

非志愿和志愿来访者:希望自己有自主权,不愿意被强迫做事。

咨询师应理解:非志愿来访者不愿意做咨询,被别人强迫,不情愿和敌对的态度是很正常的。咨询师不能与监护人站在一起来强迫来访者,假如站在一起,就与来访者站在了对立面。

软化:首先要做的是尊重、理解和真诚,而不是急于改变。来访者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我们就陪着他沉默。尊重他想说什么就陪着他聊什么。看似漫无目的的很慢的谈话,可能是能打开来访者的心扉;如越急于解决问题,可能越难解决。咨询师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任何一个来访者。遇到问题不硬碰,绕过去,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来访者愿意来的原因:来访者希望自己拥有最大的决策空间(自主决策的权利)、轻松的氛围、有感兴趣的话题。

刚开始的态度和最后的结果并无关系:刚来的敌对,到最后的愿意,可能是转变比较快的(这种人不轻易跟别人说,只要敞开心扉就容易转变。有的人说的很多,但是没有触动到他的心扉,转变就很慢);

慢也是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