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面对工作、人际关系、家庭、个人梦想时,我们都想要拥有幸福的人生,于是,为此不断地去寻找。试尽各种方法,但最终还是离不开生活中的琐事。
比如:做喜欢的事情可以吗?时间为何总是不够用?人生一定要计划吗?等等。
今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这本书是用哲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生的种种烦恼,把哲学彻底地融入生活。
本书作者黄珍奎,用来四年时间研究哲学并专心写作,最终成为一名“哲学通”。作者致力于发现哲学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哲学知识提供人生苦恼解决办法。
在本书的前言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追求哲学的心路历程。和利用哲学的知识治愈了抑郁症的心得。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能够看出作者追求梦想的执着。
作者利用罗素的理念,把哲学分为:“感情哲学”、“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三大类;
这三大类分别代表的是;“感情哲学”回答“人生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是关于幸福的哲学。“理论哲学”是重视知识,具备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关于理论的哲学。“实践哲学”则认为将知识用于实践非常重要,是重视行动的哲学。
《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作者把这些哲学知识统一柔和进了“生活哲学”。并用哲学的概念给予生活中各种烦恼的答案。作者希望借这本书,改变我们人生的“生活技巧”,让更多的人活出健康、愉悦和自在的未来。
在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佛洛依德的“超我”。
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个名词叫“强迫症”。比如,今天上班已经很累了,但回到家后,内心很想休息,但不得不强迫自己把地板打扫干净,桌子擦干净。然后心安理得地去睡觉。作者把这样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我自愿在深夜整理好家务”,就算再累,也会完成。而另一类是无奈,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合理,却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问题要用分析内心的哲学家——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解释。
佛洛依德认为人类的心绪是由“本我—自我—超我”组成。“本我”就是所谓的本能,象征着那股源自人体内部的本能力量。比如:肚子饿了就吃东西、困了就睡觉的本能就可以成为“本我”。
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公众社会,不能随心所欲。所以就出现了“自我”它负责安抚本我,并以实际的方法来追求快乐。比如:当我们感觉肚子好饿,本我要抢面包吃时,自我就会告诉它:“再忍耐一下,到家就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了。”
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学会了将欲望折中并和现实妥协,“自我”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扎根。那么,超我是什么呢?“超我”指的是社会秩序、规范、律法等规则。基本上,超我扮演着审视自我的检查官和法官等角色。比如:当本我高喊着“肚子好饿!我要抢面包吃!”自我会说:“再忍忍,马上到家了。”但超我则会以“不准吃!”来禁止它。受到社会秩序、规范、律法而内化的禁止声就是超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身体很疲惫了,但内心深处依然有一个声音在喊着,把家收拾干净再休息。这些在内心深处已经内化,所以很难控制。如果说要找一种随心所欲的方法,那就是找到“自我”“本我”“超我”的平衡点。自我是应变量,
“本我”和“超我”是自变量,本我源于身体体内。超我源于我们周围外在的声音,比如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声音,好的或不好的都有。
如果要改变自己的强迫症,就需要把已经内化的“超我”声音去除。当我们认清这一事实后,再遇到自己身体疲惫不想打扫屋子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这是超我在作怪。是它在控制我的心绪。
《哲学,为人生烦恼找答案》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小册子,作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果你要研究哲学,这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