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第23讲: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

书籍为:曾奇峰《隐秘的人格:人格怎样决定命运》

科胡特应该是唯一一个被称为“精神分析先生”的人。

01 自体心理学:专门研究自恋

精神分析的双轨道:性心理、自恋

在弗洛伊德的框架里,一个人的人格,或者说心理,或者说精神的发展,不过是性心理的发展而已。也就是,在弗洛伊德的框架里只有唯一一条人格发展的主线。

但是科胡特认为,除了性之外,人的内心世界有一条跟力比多或者性心理平行发展的主线,这条线就是自恋。平行发展的意思是,它们同样重要,而且永不相交。它们之间在很多方面相互影响,但是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

科胡特的专门研究自恋的自体心理学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的重大发展。

自体心理学的核心是精神分析,但在如何看待来访者与治疗师的关系方面,自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存在根本性的不同。在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师需要与来访者保持情感距离,以便客观地分析从来访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而在自体心理学中,治疗师使用共情来获得来访者的信任。一旦来访者信任治疗师,就会更多地说话,从而使治疗师收集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进而做出更精确的解析。

那么,“自体”到底是什么?这真是一个终极问题,相当于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存在的本质是什么等高度抽象的问题。科胡特曾经说,他写了几百页关于什么是自体的文字,但是如果有人问他自体到底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楚。这可能是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个永恒的局限。

自体和自我的区别

自体和自我之间的区别,也就是“self”和“ego”的区别。以前,我们往往会把“self”和“ego”都翻译成“自我”,但是后来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多不同的地方。“ego”,我们现在保留了“自我”的翻译,它是自我、本我、超我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self”,我们现在翻译为“自体”,指的是整个人。我们可以较真地认为,所谓“ego”,只不过是“self”的三分之一而已,因为至少在心理地貌学的框架里,“self”包括“ego”“superego”“id”,也就是自我、超我和本我。

自体的英文是“self”,客体的英文是“object”。自体和客体,实际上是相对的:自体是自己,客体是别人。

全新的英文词汇“selfobject”来表示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首先来说是一个客体,但这个客体对自体而言非常特殊,即我的别人。自体客体的精确定义是,别人被我体验为我自己的一部分,并且能为我发挥某些重要的心理功能。

对自体来说,自体客体不是分离和独立的,它是功能性的客体,是被自体运用的一个工具,最后被自体内化,成为自体的延伸和一部分,因而这个客体被称为自体客体。

02 何谓自恋

自恋,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它的英文是“narcissism”。它源于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喀索斯(Narkissos)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不知那是自己便爱上了,每天茶饭不思,有一天他赴水求欢溺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narcissus)。

自恋,源于力比多投向自身

弗洛伊德当年运用“narcissus”这个词语,主要是描述力比多的投注方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力比多能够正常地向原始客体(一般来说是母亲)投注的话,那么他在以后的生活中就能顺利地爱上其他女人。

如果这个人更倒霉一点,他的力比多既不可能投注到母亲身上,又不可能投注到母亲的替代物上,就可能撤回到自身—这就是自恋产生的原因。

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的力比多过多地投注到内部,那么朝向外部的力比多的投注就会减少,这样的人就会显得非常孤独和抑郁。

当一个人的力比多和攻击性过多地指向自身的时候,甚至到了恶性的程度,这个人很可能会自杀。换句话说,自恋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玩死,玩到自杀的程度。

负性自恋:自卑可能也是一种自恋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它的难易程度跟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自己差不多。这是一种负性的夸大。

做精神分析的经常只看绝对值。比如,一个人说自己有多么厉害,另一个人贬低自己有多么糟糕,如果两者的绝对值一样,那么他们的自恋程度就是一样的。

自恋现象背后,实际上包含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一种是自大,另一种是自卑。所以,如果我们以后碰到一个总说自己如何自卑的人,不妨对他说“你这不过是另一种自恋而已”。我相信,这样做可以帮到他。

你如果说自己是一个自卑的人,只不过是说,你是一个喜欢自我攻击、喜欢跟自己玩的人而已。

03 你的自恋健康吗

如果一个人的理想的自我和本来的自我是冲突的,那么他的自恋就可能是不健康的,或者是恶性的,或者是糟糕的,或者是低自尊的。如果他理想的自我和本来的自我是和谐的、一致的,那么他的自恋就是健康的自恋、和谐的自恋,他就不太可能处在非常孤独和抑郁的状况中。

自恋不完全是一个贬义词,自恋也有健康的,而且健康自恋是被社会允许的

健康自恋,是指一个人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配得上他的自恋,他就是健康的。

病理性自恋,是指一个人的自体是吹大的,通过自吹自擂或者幻想把自己塑造得非常强大,而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厉害,没有那么强大。所以,一个人在能力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抑郁。

一个人做事情做得很漂亮,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比较高的自我价值感,这就是自恋。这样的自恋同时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值得被保护的真实感觉。

但是如果我们自恋到认为只有我们是好的,而别人是不好的,这就是不健康的自恋,或者说是非常虚弱的自恋。

在经典精神分析的框架里,或者在弗洛伊德看来,不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是不可以被精神分析治疗的。而自恋的人,他们往往不具备移情的能力。也就是说,自恋不可以被经典精神分析治疗

但是,科胡特认为,自恋的病人同样也有移情的能力,只不过他们移情的对象是自己,把自己作为了客体,即所谓的自体客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