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机长》这部影片的话,那就是——感动。
感动来源于川航3U8633机长刘长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驾驶着挡风玻璃破损的飞机,在强对流积雨云中找出路,硬是凭着专业的技术、稳健的操作、沉着的心理、高度的责任感带着119名乘客安全着陆。刘长健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影片中,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是《中国机长》并没有将它导向英雄主义,实力派演员张涵予在片中没有太多的表现,戴上吸氧面具后,只能通过坚毅的眼神和有力的手来呈现心理状态。
张涵予自《集结号》以来,一直以坚毅果敢男人形象出现在银幕上,长得不算标准好看,但其眉宇间的英气,站如松坐如钟的身姿,甚至不拘言笑的黑脸,完全符合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完美男人的定义。
有张涵予在,戏至少不会难看。甚至可以这么肯定地说。张涵予庞大的粉丝群,也成为这部国庆档影片强有力的票房保证之一。
乘务长毕男,面对乘客刁难时不卑不亢机智聪慧,面对不明灾难时沉着应对稳重又果敢。毕男带领的这几位面容姣好身姿绰约的空姐,日常是优雅美丽的化身,走在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是在飞机发生事故时,她们的训练有素呈现出来,给乘客以信心,给乘客以指导,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
饰演毕男的袁泉,面对混乱局面时的一番话更是气震全场。袁泉这个清瘦的美丽女人,总是给人高冷孤傲的感觉,但是这次出演乘务长柔中带刚气势优雅兼备。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飞机的安全系数高于所有交通工具,是因为有太多人员太多力量在支撑。影片开始时一系列的镜头动作,呈现地面管制、塔台管制、进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还有军事管制区的日常训练。
可能之前我们没有想过托运一件行李也需要这么复杂而又精准的操作,也没有想过空姐甚至要检查到手指甲,没有想过机组人员每一趟都会有不同的组合,没有想过飞机在天上看似如苍鹰翱翔,其实有无数双眼在观察,无数个数据在导航通讯指挥,更没有想过飞机一旦面临危险,所有工作都在为他们让路,所有人员都在为他们想办法。
从来没有想过,当我坐在飞机上,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我这趟航班。透过《中国机长》,我们终于看见那无数双锐利的眼、无数双专业的手、无数颗责任的心。除了感动还能有什么。
“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当飞机失联后,地面工作人员空中机组人员不停的呼唤,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原来我并不孤单”。如果说,以最不希望的可能,如果万一遇到了飞机事故,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一定会减少恐惧感孤独感。
至于从影片表现角度来说,有褒有贬,有人说看完电影,记不住一个情节记不住一个人,没有亮点没有高潮。
“众生相”应该是本片的一个特点,从影片开始对机组人员的扫描一般的介绍,再对工作人员的“浏览翻阅”,再到乘客走马观花般的镜头扫过,可以看到每一个人,但是记不住几个。如果说实在要在其中找一两个着力点的话,那个脸上有着高原红的藏族小孩是其中一个,他对机长刘长健说“扎西得勒”算是一次很好的人物“介绍”。飞机上那个打电话不挂机,然后一会要吃面一会要吃粥的刺头男,也算是其中一位。
119位乘客,没有刻意的重点人物,也没有将镜头集中于哪几张漂亮脸蛋上,没有刻意制造煽情细节,摄影师的镜头好像拿在乘务长毕男的手上,或者是拿在一脸黑相的机长刘长健手上,每个人都是飞机上的乘客,都是平等的人。也恰恰是在这种均匀用力上,感受到电影创作者关于“人人平等”的良苦用心。
这部影片确实没有高潮,穿过积雨云那一段应该算是最惊险的部分,但是电影创作者好像并没有给予特别又特别的煽情与拔高。在呈现这个情节时,好像更多的是站在第二机长梁栋的角度。此时地面与飞机失去了联系,除了一个工作人员说了一句“太聪明了”,毕男和其他机组人员、乘客又与驾驶舱完全隔开,所以呈现方法就是梁栋和刘长健的眼神手势了。此时声音效果尤其重要,但是导演也把它放在克制的范围内,并没有过度的表达。我认为这也是这部影片难能可贵的品质。
提到《中国机长》,就很容易联想到去年上映的《萨利机长》,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都是空中事故。可能是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两部影片事故相似但是表达点不同。《萨利机长》主要表现的是飞机返航后,调查组对机长各个角度的评判。《中国机长》主要表现在事故发生后当时的处理。
所以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的建议是——尽可以找最大的银幕最好的音响效果厅去看,将自己置身于那个场境中,会有不一样的感动。
没有泪水,但是心中会有热血在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