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买了《用户思维》这本书,爱不释手,读了两遍,觉得理会得还不够,还要继续参悟。从这段时间的阅读收获来看,我决定把我所见所得整理一下,作为个人的阅读体会。
什么是用户思维,书的首页已经阐明了作者的观点: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作者Kathy Sierra在书中述说了一个常识但是却被大部分人忽略掉的一个产品精髓:当用户使用你的产品或者服务时,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变得更出色了,就会以一种千金难买的热情推荐你的产品或服务。
大多数人看到这个观点,咦,做产品和服务就应该这样呀,这有什么奇怪的。对于那些做得好的产品或服务是这样,他们的设计师和开发者也是这么做的,因为他们深谙此道。可对于其他70%的人却不是,虽然他们也知道应该这么做。下面我就结合书中思维和现实中的探索来谈谈用户思维。
假如你要做一款新的畅销产品或服务,我们会怎么做?首先做市场调研,定位,挖掘用户需求,分析然后设计、开发、测试、最终上线。大致的流程应该是这样。在其中的竞品分析环节,我们可能也会去考虑一些问题,相似的产品是怎么成功的?能不能先用压低价格的办法?市场切入点该从哪里入手......
这些都没有问题,而且是必需要做的。不过或许还可以用怀疑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质量好的产品一定能脱颖而出吗?有缺陷的产品用户就不会喜欢吗?品牌参与度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
是的,很多的有经验的朋友应该都能考虑到这些问题,并尝试着解决他们。不过,我们可以从最原始的问题出发,怎么才能做出一款畅销产品或服务?我们可以去探寻优秀的畅销产品都有哪些特点,不过不要局限于竞品。畅销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由推荐产生的。这里的推荐是指由非人为因素激发的对产品或附带效果的诚实评价,这些既不能是伪造或者收买来的,也不是在社交媒体上伪装成用户的“朋友”的品牌。
推荐者不一定非得是我们现实生活中认识得人,但是推荐必须来自我们对其信任程度远高于品牌得某些人(或某件事)。我们可以相信京东或者亚马逊上的陌生人,而不是淘宝上刷出来的评价(不过京东亚马逊还是有少量的骗子),只是因为我们想购买某一款产品而已。
那么,我们或许会思考,为什么他们会推荐呢?是因为这个产品非常好,还是这家老板非常好,或者是因为这个品牌非常好?
上面应该是我们生活中大多数人想购买某件产品的原因,因为有朋友这样推荐和表述,所以自己也想要。但是,实际上,人们应该是表述“用了这款产品之后我非常好”。这点在推广美容保健产品体现的最为明显,而对于其他的产品就不那么明显了,事实上也不需要。重点不在于他们实际说了什么,而在于激发他们说这些话的那种感受。“这是由于这个产品,我才变得棒极了”是他们的实际话语“这个产品真好”之类的话背后的感受。他们不会因为喜欢这个产品而说他们喜欢这个产品。他们说喜欢这个产品,其实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
Kathy Sierra在书中也想让产品经理或项目经理换个思路看待问题,我们不应该在各种成功产品之间寻找共同点,而应该探寻这些产品的成功用户的共同点。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果你在购物网站上买东西,看到评论时,有以下两条:这个产品简直太好了,我喜欢;用了它之后,我发现自己竟然这么优秀;你更愿意相信哪一条?
如果我们观察各种产品、服务以及业余爱好的成功用户,就可发现他们的共同特征。他们很忠诚(小米的米粉),他们爱宣传(抖音推广),他们喜欢展示他们的成果(站酷的设计师们)等,而这些成功用户,其实就是表现卓越的用户,而不是卓越的产品。用户不是因为喜欢这个产品而向朋友宣传,而是因为他们喜欢他们的朋友。我想,这些应该是被很多人所忽略的。
而成功用户,也就是表现卓越的用户,他们总是滔滔不绝,三句话离不开本行,他们就是最好、最真实、最诚恳的口碑传播来源。当然,事实更重要,当用户发现他们的朋友变得优秀时,他们就会自觉地去请教,朋友也就会告诉他为什么自己怎么做到的,借用于什么产品或者服务等。当然,得谨防网站上得一些虚假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用户成为成功用户呢?
用户体验。很多朋友可以想到这里,事实上,很多产品也能做到这一步。我们的产品怎么厉害,一键处理,免密登录......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在后用户体验的用户体验下功夫。前用户体验促成了哪些变化?用户可以向其他人展示些什么?他们会和谁交谈?他们现在是不是变得更有能力了?
对于一件新产品来说,必须有人成为首批用户,如果产品或服务是全新的,那么目标也一样:就是成就卓越用户。在初始阶段,必须集中精力获得一小部分用户,这些用户不仅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好,而且在其所在的应用场景中也容易让其他人获知此类事情的发生。这不是说,为了推广,需要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而是说,需要产品的用户表现活跃,并且让他收益良久。那么,在表现卓越的过程中,有哪些方法或者说科学呢,请允许我下回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