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沈从文《边城》的悲剧美
有人说,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我认为《边城》就是因各种遗憾充满着悲剧美。
《边城》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这样不确定的结局来结尾,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也带动着我们久久不平的惋惜之情。我认为《边城》的悲剧美可以从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夫这四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上去理解分析。
首先是翠翠。她无疑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女孩,又在一个民风十分淳朴的环境中长大,更映衬的她的善良、无杂、纯净。然而就是如此,也导致了她性格中的柔弱、含蓄与被动。她从不去刻意改变什么,也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她只是默默的接受和默默的付出。她面对英俊、勇敢、热情的傩送,萌发了少女时期那一层朦胧的爱意。但她从不及时去坦白去追求,只是最后默默的学会了遭受一遍遍的打击。正如沈从文所写“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另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分隐秘里,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
如果一开始,翠翠选择做一个勇敢的人,收起多余的沉思和羞涩,将自己的少女纯情的爱大方展露或选择及时追求心上人,恰逢那时的翠翠也深得傩送欢喜,或许故事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其次是老船夫。他与中国大多数的长辈一样,心甘情愿为儿孙的幸福安宁竭力周旋。殊不知,有些事,越理越乱。女儿的爱情悲剧始终是爷爷心里的过不去的一根刺,为了不让翠翠延续女儿的爱情悲剧,他极力地在翠翠、傩送和天保之间乱撮合。一边念叨着傩送的好,一边又给天保出主意,使得这场漩涡越来越朝着矛盾的方向发展着。但我们也坚决不能否认他勤劳、朴实、憨厚、乐善好施、恪尽本分的优秀品质。从女儿的悲剧发生后,他将自己的全身心都投入给了孙女。可惜最终也造成了翠翠的爱情悲剧。最后,老船夫带着愧疚离开了人世。也许,从一始终,他也只是做了他认为的长辈应该为晚辈所做的事情。
最后是傩送和天保。兄弟两同时喜欢上翠翠,却都不得而终。傩送对翠翠的爱情,更多的是沉默,不够勇敢。在追求爱情时,作为理应主动的那个人,却总是瞻前顾后,顾虑的太多。在他得知翠翠喜欢的人是自己时,却也选择了一度谦让这份感情。最后,他对翠翠的爱情,一半消失在哥哥的死因之上,另一半也因为对哥哥死去的自责中逐渐暗淡下来。至于天保,他个性豪爽又慷慨,面对爱情他是勇敢的是敢爱敢放下的。知道自己喜欢翠翠,便四处找人打听,但是在得知翠翠和弟弟互相喜欢之后,选择了成全和离开。最终在离开之时,不幸落水溺亡。两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本应该有无限大好的光明未来,却因为爱情,一个永远离开了人世间,一个则选择了出逃。何不叫人惋惜。
有人评价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看完这部作品,我认为这同时是一部非常体现人性的美与善的作品,它通过抒写男女情爱、亲人之间的情深骨肉,来表现出了一种人性美。但其中也不缺乏悲剧美。汪曾祺曾这样评价它“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或许每个人心目中的《边城》都有不一样的结局。也许翠翠继承了爷爷的摆渡船,在川湘交界处摆渡来往的过客,有一天居然也等来了傩送上了她的摆渡船;也许翠翠再也没能等来傩送,选择了如遇随安度过一生;也许,她正在等着她的傩送......
我们常听说一句话叫“生活不是电影”。电影里的遗憾常常会圆满,但生活里的有些遗憾注定一辈子都是遗憾。我认为这就是《边城》悲剧美的独特之处。但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每个人的生活就像是一本没有结局的书,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只要在不断的前行,定能遇见前方更多的美好。翠翠也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