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真觉得自己挺糟糕的。

你看起来很努力!

“那都是假象呀。”

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膝盖隐隐作痛。

我们在每一件事的开始前都对自己抱有那么大的期待,最后都以失望落空。

于是我们开始否定自己。

并在否定自己里,寻找到一种“自我矮化”后的安全感——

反正我已经这么糟糕了,一切都不会变好了。

不如,就这样吧。

所以,当我们放弃努力后,真的能觉得好过一些吗?

记得以前,遇到问题的时候,曾试过什么也不做,就平躺在床上。每天只有三件事:睡觉、吃饭、上厕所。

原以为会在这种自暴自弃式的逃避里,获得很大的放松和慰藉。

但事实上,情况并没有好转。

那段时间,我反而越来越焦虑,内心饱受煎熬。

就像是昆德拉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里说的: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与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

但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

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于是,有人选择在平静里爆发,也有人选择在这种平静中死去。

纪伯伦写过一首很有趣的诗,名字叫《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前面六次都很戳人:

第一次,当它本可进取时,却故作谦卑;

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第三次,在困难和容易之间,它选择了容易 ;

第四次,它犯了错,却借由别人也会犯错来宽慰自己;

第五次,它自由软弱,却把它认为是生命的坚韧 ;

第六次,当它鄙夷一张丑恶的嘴脸时,却不知那正是自己面具中的一副。

但最可怕的,其实是最后一次:

第七次,它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虽不甘心,却又畏首畏尾。

其实我们都知道的。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真的没能力做成某件事。

自始至终,真正能阻挠我们完成这件事的,只有我们自己而已。

而“失败”则意味着,在“向前的自我”和“退缩的自我”这场拉锯战里,“退缩的自我”占据了上风。

这听起来很让人难过,但并没什么好沮丧的。

仔细想想,我们的人生正是由无数次这样的“自我斗争”构成的。

没有人能在每一场战斗里都获得胜利。

这一局输了没关系。

但下一局,你可以赢。


你是在等待勇气

还是在等待老去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八月十七日,我坐着将近四小时的飞机,降落在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从南到北,从热到凉,正如七堇年所说的——“凡心所向,素...
    豌豆盐阅读 5,687评论 17 24
  • 今天学习新的课表里的消费心理学“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在消费心理学里就是很多想法不理性的人群,本来应该考虑数值...
    森蒂薄荷阅读 1,8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