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旗
提起“碰瓷”这两字,人们会马上想到,经常在马路上发生过的各种“碰瓷”场景。
这些场景的制造者们,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一些本不应属于他们的利益(不义之财),刻意创造的“条件”,从而达到获利目的。
如果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在街头明目张胆地“碰瓷”的人,几乎是中老年人。也许这个年龄段的人,有的已经不具备工作及劳动能力了,但又因生活所迫,不得不找点“力所能及”的来钱之道。“碰瓷”,就成了无成本投入却能获得很大“效益”的最佳选项了,这总比“乞讨”来钱快点却又不太失“体面”的。
相比之下,还有比上述“碰瓷”的行为更可恶的是:带有敲诈勒索性质的“碰瓷”。这种人原本在生活上是过得去的,有的已是小康水平了。他们只所以滋生“敲诈讹人”之念,其中也有些“占理”的成份:受到了他人的无意识的“伤害”或侵扰。比如,遭遇车祸、意外掉进无盖下水井里等一些伤害;还有是正常的房屋动迁、自己的使用土地被占用等等。于是,便萌生了借机“捞一把”的想法。向对方狮子大张口(超过正常合理补偿几倍或十几倍)起来。
笔者亲眼所见,有的乡村土地被征用时,许多村民得到消息后,就争先恐后地在自己的承包田上盖上蔬菜大棚;有房屋被占的,便在院子里“盖”起多间房子或仓库。这样,他们的“资产”就增值了数十倍!
这应当是属于有着正当合理的借口,披着合法外衣进行“碰大瓷”的!
上述这些“碰瓷”行为,是发生在我们人类之间的。而同样和人类生存在一个地球的动植物,它们之间就少有“碰瓷”现象。这就说明:大自然是不会玩弄心术和计谋的,大自然不懂得“碰瓷”,也不会“碰瓷”。
大自然非但不“碰瓷”,反倒一直在默默地承受着人类的“碰瓷”和勒索!
人类从原始状态,能够发展到如今的现代化,就是靠想方设法持续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的结果。
据古籍记载,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了,该国的许多发明创造至今令世人所瞩目。然而,就是这个与中国、埃及、古印度文明相映生辉的国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却落伍消亡了!
当年的巴比伦先民们,在自己肥美的草原上超载放牧,乃至成群的山羊无人认领。
由于食草畜类年复一年失控地繁衍,大片草原日益荒漠;当年两河流域树木葱茏。一代又一代的古巴比伦人,不停地挥动利斧,乱砍滥伐,或建屋舍,或作烧柴,或放野火行乐。大面积的森林植被不见了,水土流失无法控制。
当这种大自然惩罚悄悄来临时,有人发出警告:“山羊和斧头将吞噬文明!”可是,统治者滥施淫威,把这一忠告当作“邪说”,按蛊惑人心罪杀了许多贤达之士。
等到他们醒悟时,为时已太晚了。
古巴比伦国终于以“茫茫的大漠之躯”走向墓穴——在人们的记忆中消亡了。
如果把这场生态悲剧归罪于“山羊和斧头”是不公平的,因为埋葬古巴比伦国的墓穴,正是巴比伦人亲手挖掘的!
人类可以创造文明,也可以毁灭文明的。
大自然的生物链是经过亿万年的变迁而形成,人类为利己所向大自然“进军”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破坏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如,前些年发生了雨季洪水倒灌,许多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内涝水淹灾害,这是人类的建筑扩张造成的。原本在河流两岸这些大片的土地,是雨季洪水流经的行洪通道,如今却被人类占用盖上楼房。可是到了雨季,洪水还是按着以往的“路线图”去行走,当然会淹到人们“非法”占用的地方了。这种“水漫城区”的灾害,是人类自找的,根本赖不到洪水身上!
还有,人类以“保护野生动物”为名,把一些猛兽人工圈养起来,囚禁和限制了它们的自由。然后,再把圈养地变成“公园”,卖门票让游人有偿观赏;更多的时候,把猛兽锁在笼子里,通过一些残酷的手段来驯兽,让它们在一些公共场合来“表演节目”……尽管采取了许多防范猛兽的安全措施,但,也有出现猛兽意外伤人事件。如在某些“猛兽公园”,猛兽也会伤害到违章行事的游人。于是,受到伤害的游人,借此向经营部门提出了比“碰瓷”更加高额的赔偿。更惨的是,有时,经营部门为保护正在遭受猛兽伤害的游人,往往采取击伤或击毙猛兽的措施……
大自然里的猛兽很无辜!是人类侵占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地域和空间,反倒让它们为人们的过失买单!
所以说,大自然(野生动物)从不会“碰瓷”。可以断言:尽管地球上“碰瓷”之类的“拿手好戏”在不断上演,主角却不是大自然。大多数“自然灾害”现象的发生,全是由人类自编自导、“自己配药自己吃”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