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6日,沃伦.巴菲特一个投资界神一样的人物在纽约图书馆,把他的财富分成了五份,其中三份给了他的长子、次子、女儿、一份给了他与已过世妻子共同成立的基金,把三百亿美金其中99%的财富捐给了盖茨基金,这不禁让人问为什么?因为他认为盖茨基金使用金钱的效率高过于他自已成立的基金,在巴菲特的理念中,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核心理念,他们管理得比我好,一个充满理性的投资家。
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经济大萧条时代,巴菲特的爷爷在加州奥马哈开杂货痁,父亲是一个银行家,由于经济大萧条,父亲失业了,开了一家股票经纪公司。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了,儿时的他记忆力很好且对计算非常感兴趣,充满赚钱的欲望并实施行动,10岁那年,父亲带他去了纽约,可以选择三个地方参观游览,他选择了邮票钱币公司,火车公司、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交易所里,午饭后,人们吸食当场制做的手工雪茄的画面以及与参观华尔街名人西德尼.温伯格的办公室且与之对话的场景,让其终生难忘。回来后,他以120美元投资了有生以来第一支股票城市服务优先股,期间下跌了30%,最终以每股赚了5美元离场,但不久飙升至202美元/股,让他少赚了492美元,这可是他20年卖可乐、花生、报纸才能积攒到的钱,这次交易给巴菲特投资上了一课—耐心。由于父亲当了国会议员,全家搬到了华盛顿,但他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回到了奥马啥与爷爷生活在一起。这里已经没有父亲的股票经纪公司,无法获取相关信息,无法从事股票交易。他与小伙伴一起从事弹珠游戏生意,每周可以赚到50美元。高中毕业后他去了纽约沃顿商学院,他已经有9000美元,但似乎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毕业后回到奥马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书本杰明.格雷厄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让深深地启发了他。他去了纽约,师从《聪明的投资者》的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以A+毕业,是本杰明.格雷厄姆22年来第一个A+学生。1954年加入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公司,1年后公司解散了。他回到奥马哈,成了投资合伙企业,那一年他25岁。
巴菲特在投资领域的知识主要来自三个人,本杰明.格雷厄姆、非利普.费雪、查理.芒格,他把三个人的知识融会贯通,创立了购买企业的十二法则,分别是企业准法(企业应该简单易懂、企业应该有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企业应该有良好的长期远景)、管理准则(管理层理性、坦诚、独立思考不受惯性驱使)、财务准则(重视净资产回报率,而不是每股盈利、计算真正的股东赢余、寻找高利润率的企业、企业每留存一美元,必须至少产生一美元的价值)。市场准则(企业价值、低价买入、长期股价的剖析)
作者从巴菲特投资的华盛顿邮报公司、盖可保险公司、大都会/ABC公司、可口可乐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富国银行、美国运通、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亨氏食品的投资案例很好地诠释了巴菲特的从四个方面(企业、管理、财务、市场四个方面)十二个准则(简单易懂、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良好的长期远景、管理层理性、坦诚、独立思考不受惯性驱使、净资产回报率、高利润率、一美元原则、企业价值、低价买入、长期股价的剖析)的实践,给出了做为投资者的明晰路径。
从这几个公司的案例,让我们理解巴菲特的投资企业十二准则,企业准则方面:什么是简单易懂(不投资不了解的企业,最好是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权企业)、什么是持续稳定的运营历史(回朔前10年的经营历史是良性的)、良好的长期远景(长期是持续增长的、政府大企业客户);管理准则方面:什么是理性(并购主营优势企业,大幅度缩减成本)、坦诚(以股东利益为本、收缩战略、发放股息、回购股票)、独立思考抗拒惯性驱使(砍掉非竞争优势行业);财务准则:净资产收益率(高于同行业)、高利润率、留存一美元必须创造一美元利润(没有好的投资方式就是回购股票);市场准则:企业价值(二段估值法)、低价买入(折扣买入)、长期股价的剖析;这是这些投资实战印证了价值投资准则的可靠性。
巴菲特在投资组合管理中,充分运用了投资数学,概率论与市场、凯利优化、来配置资产,寻找安全边际,降低风险,,保持投资的平衡性;同时要充分的耐心、自律和理性,才能不陷入旅鼠之列。不得不说,巴菲特是目前最伟大的投资家,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