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既是一种态度
是的,我喜欢这份工作,它充满了坦然和真诚,不安排不引导,顺其自然,还原婚礼的本来模样。我说过,相较于写真式婚礼记录而言,纪实婚礼摄影的某些瞬间里,可能没有那么多“完美大片”。你知道,有些照片,美虽是美,但和他们的婚礼无关,被指导着,HI,你该哭一下了,HI,你该笑一下了。演戏一般。“刻意”本身就是一个无须申辩的错误。这些并不真实的画面,我不是太清楚它们被保存的价值,我想这些跟新人将来的几十年里关于婚礼的回忆,无关。我喜欢那些迎面而来,却永远无法预期的美妙又自然的瞬间,使我迷醉其中,鼓舞着我克服中国式婚礼中会遇到的那些不尽相同的不太完美的状况,满怀激情地乐滋滋地参与到每一场婚礼的拍摄中。其实,纪实婚礼摄影,最让人迷恋的地方,正是证明记忆真的存在过,证明那些幸福,那些温暖,那些爱,都曾结结实实、真真切切发生过,拥有过……这正是婚礼摄影的玄妙之处。
那么纪实婚礼摄影拍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美国摄影师Tracy Dorr 的一段话:“最能反映新娘高亢情绪的画面转瞬即逝。在一些很正式的拍摄中,新娘的表情往往过于呆板。相反,无目的的抓拍往往能凝固新娘真实的情感。摄影师是研究人类行为及心理的专家,这句话毫不夸张。”这正是我想要说的。如果你不是一个好导演,你的拍摄对象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表现力的人,那么直面镜头的正式拍摄,可能会使他们紧张,局促,僵硬。图片自己是会说话的,它一定会向观看者传达被摄主体这样的情绪,除此以外,很难有其他表达。而我的关注角度,不会那么直白,我喜欢悄悄从旁记录,在他们完全放松后的不设防瞬间里,总是能记录到他们非常可爱的那些画面。
事实上,我自己很喜欢拍摄这一类的照片,它被称为“非流程瞬间”,游离于婚礼流程之外,无关场景是否奢华,无关POSE是否酷炫,无关流程是否完美,表面上它们对于整个婚礼是可有可无的,但实际上它们却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正是这一秒钟,与这一场婚礼息息相关的真实情绪。在我看来,它们正是婚礼摄影最有意义的部分,它们似乎比起那些“正片”,更有权代表这一场婚礼本身,没有了它们,一场婚礼可能就只剩下骨架而丢失了灵魂。
时常有摄影师和我提出,中国人都是内敛的,不善表达情感的,我们该怎么拍呢,如果不去引导他们的话?我记得2013年我发布了在我新浪微博中置顶位置的那篇博文,有人告诉我说,从那以后关于掉泪送嫁的画面就越来越多了起来:有条件的拍,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拍。当游走各地拍摄婚礼时,有好几个摄影师将这些告诉我,我真是哭笑不得。有的人还特意问我:老师,在我的城市里新娘的父母是没有下楼送别的规矩的,我让他们下去,他们不干!那我怎么办呢?我说:没有就不拍呗!
经常有摄影师和我提到,中国婚礼和国外婚礼不一样,中国人太内敛了,他们不会表达,不肯释放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们如果是纪实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拍摄了。
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个压抑着他自己情感或情绪的人,正是一个真实的他自己呀。我要做的,就是记录,不违背我自己良心的记录,我不会把一个把情绪收在内心的人非要去给他弄一个爆发点,就像这一组婚礼上的照片,在新娘出门之前,她的父亲若无其事的样子,实际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内心的波动,你从他抽着烟,从新娘身后远远观望着自己的女儿的一个眼神里,你还是能够发现他的失落,他的不舍得。他为什么一定要哭泣呢?他已经表达了。只是他掩藏着自己,这是一个真实的父亲的情绪,他也许觉得哭泣太丢脸了,也许他不希望他的女儿因此而丢失掉婚礼这一天最喜悦的心情,总之,我觉得我要理解他,我不会去引导他,而是仔细观察到他那一个很短瞬间的表现,拍摄下来,把这个珍贵的瞬间,送给他的孩子。她将知道,原来她的父亲是这样爱着自己:那么多年里她都曲解了自己的父亲,父亲用严肃一板一眼成功地掩盖了疼她爱她的心意——这就是父爱和母爱的不同,我要请她珍惜这个深爱她的男人。我们不要去批判纪实拍摄以外的任何拍摄手法。但从纪实婚礼摄影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一个画面比我非要去“引导”,把这个想要藏住内心秘密的父亲,弄到直白地哭了这样一个尴尬的画面,要诗意得多。
所以我们并不是没有办法拍摄,而只是我们还需要再细心一点去观察,去揣摩,去体会,每一个婚礼角色,他们在不同的婚礼流程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细微的情绪。我曾经说过,我们可以在婚礼上试着切换身份:可以是忐忑的甜蜜的新娘,可以是紧张的开心的新郎,可以是欢喜的不舍的父母,可以是好奇的欢欣的孩子,可以是激动的祝福的伴郎伴娘……当你试图把自己放置在他们的位置上,你才能更多体会到他们内心真实的情绪,更好的记录下关于他们的画面,有着婚礼氛围的,饱含着他们自己情绪的那些瞬间。
而在我所抵达拍摄的那些城市里,摄影师提出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看法就是,会认为国外的婚礼和国内的婚礼是不一样的,国外的婚礼摄影师拍的作品不错,是因为他们的拍摄环境好,而我们拍不好,是因为我们婚礼的客观环境很LOW。
的确,对于大部分摄影师来说,客观环境是不能挑选的,就像我们不能挑选我们的父母一样。现在我要和大家讲讲遇到客观环境不是很理想的现场,我们能拍些什么,我想这也是很多摄影师想要听的。
拍摄婚礼5年以来,我拍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不同形式的婚礼,规模大的达到100桌宾客以上,小的仅仅20名不到的宾客,传统婚礼,纯正汉服婚礼,教堂婚礼,草坪婚礼,花房婚礼,甚至农村流水席婚礼,我都拍过。什么样的婚礼我都不会拒绝,除非是档期冲突或者超出了我一年中的预计接单数量。因为我对婚礼怀有一种朴素而诚实的情感,我觉得不仅仅是一个预算充足的,富有的女孩子可以有她一生中最好的样子,一个寻寻常常的女孩子可能会更看重她的婚礼,看重她最好的时光被记录下来的每一个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