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你到那里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着月亮寄托情思。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银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怀念远方的亲人,对月诉说自己的离别之情, 怨夜长,怜光满,月光虽然美丽,却不能捧起送给远方的亲人。只能望着海上的明月与远方的亲人共此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月亮还有美丽的传说。春秋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叫无盐的姑娘,长的奇丑无比。小的时候对着月亮长拜。长大因其超群的品德被招入宫,由于丑陋没有被重视。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朦胧中看到她很美,遂立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吴刚折桂,嫦娥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清晰的月亮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影视剧,摄影里飚着看谁家的月亮圆,谁家的月亮大。神秘感荡然无存。难怪有人发出疑问“月亮里已经找不到桂树,嫦娥,玉兔和吴刚了”。笔者还是认为月亮还是朦朦胧胧的好。电影里,电视剧里,还有摄影师们,把月亮重新找回来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十点写完作业,翻开微信大家伙都在晒月亮。摘下眼镜拿上艾派急忙去看月亮。三个月亮上下跳动,真的是奇观。赶忙举起艾派连拍几张一看,就一个月亮,原来是用眼过度眼花撩乱造成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是昨天晚上十二点前月亮的表现。

明月几时有,把酒望青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