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自认为是个心态很好的人。但自从作了高三学子的家长后,也开始变得有些焦躁不安起来。
三年前,孩子初中毕业。然后阴差阳错,选择了走竞赛这条路。原本有些犹豫,但经历几次洗脑后,也就坚定了决心。一旦成功了,便能为三年后的高考铺路。
当时的政策是:进国家队,能直保清华北大的;若能获金牌或银牌,与清华北大也就很近了,几乎能把录取分数降至一木线;而真他等级奖也都能有高低不等的降分录取的优势;就连“省一”奖也能有相应的降分;而其他“C9”学校优惠政策更多。就算再不济,至少也能磨练孩子的耐心,锻炼一下意志。竞赛的理论考试一场要整整三个小时,平常的训练也是一样安排,这对学生的耐心和意志是极大的挑。实验这些又能培训孩子的动手能力。
优惠的政策,也就有了满满的诱惑。
原本也一切正常,孩子以参加竞赛学科培训为主,同时兼顾高考学科内容的学习。一直持续到高二,参加联赛,只获得了“省二”等奖,进省队,然后冲国家队的名额基本被高三学生瓜分了,高二生只有少数省一。
这下问题来了,放弃竞赛?一年多的辛苦付出也就白费了,更何况,虽只获得省二等奖,但名次靠前,与省一也就差之毫厘。继续下去?机会只有一次了,而且是高三时才决赛,影响高三复习自不待言,万一不能成功呢,后面又该怎么办。
思虑再三,最终决定再搏一把一一坚持下去!
而这次和前面就情况大不一样了,一方面是因为即便失败,还有退路,况且,和高三学生一起竞争,优劣悬殊不言自明。这次只能孤注一掷了,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了进去。到了高二后期,直到高三上学期的前一个月,已是完全放弃了高考学科,全部停课训练。
正如常言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却在天。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最终的结果,也止步于省一等奖。竞赛这条路算是切切底底走到头了。
或许正是常言说的"天意弄人吧。很多东西往往是个人所不能左右的,更悲催的是之前还毫无所知,连补救都来不及。
竞赛学科的优惠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省一等奖基本不再享有高考录取的降分政策。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惊呆大批竞赛学生。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结束了竞赛,除了少数进国家队的学生外,这当然值得庆贺,全国前五十名,而其他学生就只能回过头了抓高考成绩了。而此时高考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了,加上几个月来完全投入竞赛,很多知识已经切底忘了,刷题速度也慢了。面对月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成绩当然是可想而知的,班级倒数。
孩子的情绪何止是降至冰点,说绝望一点也不为过。看着孩子的这种状态,深感家长的无能为力,一面痛苦着孩子的痛苦,一面担忧着孩子的忧伤,却又得强自忍着。
感谢上帝。好在孩子终于挺了过来,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消沉后,又斗志满满,冲劲十足。或许这就是一个失败的竞赛生在长期训练中的副产品吧一一培养了一种决不言弃的品质。
此时此刻,如果要给高中家长朋友们一点建议的话,我只想说:千万不能将竞赛作为唯一出路,随时关注政策变化与孩子状态,必要时家长要及时止损,决不犹豫。
当然,一个经受了人间炼狱般的学科竞赛的学生,如果挺过了这种煎熬,便如同凤凰涅槃,必能在烈火中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