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
断断续续的花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在国庆把这本书看完了。全书的基调基本符合弗洛伊德思想--------童年性格决定论。作为一个爆款的书,自然标题符合大众的焦虑才会有人观看。大概每个观看这本书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想解决家庭的矛盾,或者源于自己内部家庭,或者源于身边所见。
成长环境影响配偶选择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
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从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到《为何家会伤人》,大量的心理分析师发现社会上的人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参考父母的标准,特别是童年不太幸福的人群。男人会参考母亲,女人会参考父亲。这种“参考”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修复成功而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一种是修复失败,然后再次陷入死循环。
产生这种的原因其实是童年的时候,成长的环境并不能让幼小的个体获得快乐的成长,当孩童开始产生认知以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太小,并不没有能力去改变身边的一切,这在心中留下了一条伤疤。长大以后,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身边的一切,俗称:征服。
当然也能换一种理解方式,幼小的时候,孩童缺失父母的爱,他在心里相信:父母不爱他就是一个错误,这种潜意识延续到成人则变成了,寻找另外一半的时候会找一个性格会趋向父母的人,他想证明自己才是对的,也可以称之为:复仇?
留守儿童VS溺爱儿童
为何留守儿童与溺爱儿童作为两个极端现象总是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那是因为他们在在0-3岁和3-6岁的阶段都分别因为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了个体心理发育的缺失。
心理学界流行一个说法:妈妈要陪孩子到三岁,三岁前不要有长时间分离,不然要攒够日后给孩子看心理医生的钱。之所以如此,是研究发现,在良好的养育环境下,孩子到三岁时才能形成客体稳定。所谓的客体稳定:即我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是存在的。孩子如果没有这种概念,短暂的分离也可能被视为永久的遗弃。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长期在外打工挣钱,那便是在孩子0-3岁的时候没有让他形成客体的稳定。
3-6岁则是孩子建立简单认知,探索世界的过程。何为探索世界?这里插播一个例子(有点极端,因为笔者不是专业的):孩子去玩火,被火烧到产生痛觉,这种伤害性刺激刺激了大脑,那么他下次再见到火肯定会小心很多的。但是中国社会很多孩子成长在隔代抚养的这种大背景下面,那么溺爱肯定是孩子成长的主旋律,别说火了,在地上爬一下都不允许。这其实打断了孩子探索世界的道路。
笔者曾经从事过一线素质教育的工作,有的孩子能在团队活动中很好的和人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同队小伙伴受伤的时候甚至会去关心他们。而有的则不同。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做一个户外拓展活动,有两队小朋友PK。其中有一个“刺头”,刚开始活动的时候除了不太听话一切表现正常,但是,到了结尾的时候,知道自己要输了以后马上奔溃了!崩溃不是说简单的哭闹,而是大闹,特别他的父亲来了以后更加变本加厉。
事后我留意到一个现象,那个小朋友父亲为事情善后的路径是:许诺一定的条件安抚自己孩子,事后让他的孩子请同队所有成员吃了麦当劳作为赔礼道歉。还有一个小细节,与其他家长不一样的是,他的家长会打电话给我们的户外拓展工作人员,叮嘱这个天气孩子需要穿衣服了,需要脱衣服了。那么推理到日常,孩子可能也是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合理的物质化奖励其实挺好,但他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
写着写着,我突然发现当时队伍还有另外一个“刺头”,因为当时是试运行的项目,老板的儿子也参与其中了,作为初出茅庐的职场er,我和伙伴根本不会对他进行特别照顾,同时作为项目的设计者之一,我们也需要保证项目的客观和真实性。不可否认的说: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方面,他确实比上文的那个好很多,虽然确实很顽皮,但起码能接受失败。
从一个方面能说明为何两个孩子性格差别这么大。老板的儿子兴趣班上的是架子鼓!作为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你会让孩子去学这种不能增加艺术气质,不好好学习的人才会碰触的玩意?(这里没有对架子鼓的贬抑,我觉得这是大多数父母的观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认知世界的来源并不是由你去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替他选择要走的路?而是尊重他的选择,让他独立,你只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与家的分离和主体的形成
与家的三种分离模式
成熟分离:爱家,但又喜欢独立。
拒绝分离:恋家,无法独立。
单纯分离:逃离家庭,拒绝与家庭继续保持联系。
笔者从小的时候开始,成长的环境相对的宽松,家庭环境和谐,不管是小时候要和小伙伴出去玩耍,还是考试成绩掉落,亦或是中考失败,高中文科理科选择,第一次自己去旅游,出国,大学毕业要从事的职业,一整条成长的路径均是由我自己做决定,那么相对而言我能完整的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存在,可能这是笔者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正常人”的原因。
如果是小时候没有和小伙伴出去玩,大概性格会变得十分的内向,与人沟通困难。如果考试成绩差便被教训,那么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如果高中分科听了父母的鼓励选了文科,那我可能会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学霸。。。如果第一次自己去旅游被阻拦,大概现在交际的圈子也只能停留在生活圈范围的100公里,而不是拥有全国各地的朋友。
当然,许多的弯路父母已经在前面走过了,或者掉下了坑,但那是父母的路,一个独立人格的产生如果不经历过挫折,那么他只是一个被编译出来的机器人,代码来自父母。西方哲学有一个流派叫存在主义: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
如何正确的分离?
如果说分离的本质是形成一个独立的主体,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的分离。其实不过是父母和子女的互相尊重而已。
其一:父母在望子成龙前,首先自己不能放弃自己而将压力和希望转嫁给孩子,最好的家庭必然是大家一起“成长”。
何谓一起“成长”,前几个月,笔者买了小米手环给爸妈,因为他们平常就习惯饭后进行散步,那么有了“科技”的加持以后,微信运动排行榜这种这么好的产品当然会不断促进他们坚持运动。其实也就是教会父母学会使用新鲜的事物,不脱离社会的潮流。另外也可以是第二种手段,笔者读的书种类很杂,但有很多涉及的知识面会和父亲的存量知识重合的。比如说:理财、股票、创业知识,那么笔者会把觉得好的书推荐给父亲。我的父亲虽然不太喜欢读书,但是我推荐的书一般会耐着性子读完,这也是“成长”
其二:各自有自己的忙碌自己的生活,但依然彼此拥有”交集“。
笔者小的时候有一群很好死党,大家属于网上盛传:日常朋友圈不点赞,也不聊微信,但交情就是那种。死党虽然没有来过家里,但是笔者母亲是能一个个知道名字的,去了哪里读书,在从事什么工作。就像笔者母亲有哪些朋友,哪些从小一起玩的邻居,还是知道名字的。又譬如,笔者晚上去玩前都会和父母打声招呼,有时回家都1、2点了,父母知道你在做什么自然不会担心安全问题,早早就去睡觉了。
笔者有一个小习惯,我认为这是这些年学会关于责任与承担的很重要一步。第一次和朋友外出旅行的时候,我朋友教我说:出门在外,记得在支付宝买一份保险。然后他把保单号给了姐姐。(这不是广告~~)从此只要笔者去旅游,总会为自己买个保险,虽然金额不大,但求心安。
传统家庭容易忽略主次
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我们的婚姻也大都是建立在安全感(如有房有车)基础上。婚姻里,爱情被放在不特别重要的位置,爱情的落脚点是物质,这么一来,婚姻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因为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父母是那种虽然岁数已经蛮大了,但依然常在她面前秀恩爱。经常把自己女儿抛下,自己两个人跑去吃饭约会了。生活的日常就是,有时候我朋友在外地读书回一趟家,发现家里没人,原来父母已经悄悄跑去外省旅游了,顺便在票圈屏蔽了朋友。于是我经常可以在票圈看到朋友笑着说自己不是亲生的。大家都能看得出,这是赤裸裸的炫耀。
职场里面有两种人特别喜欢加班,一种是单身狗,因为与其回去面对四堵白墙,不如把时间花在工作上;另一种是《我的前半身》里面的陈俊生。当然还有例外的,如笔者这种互联网公司的IT人。除了职场上担心随时被取代的危机感,更令人不愿意回家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妻子的好丈夫。
在中国,饱受传统观念的摧残,普通家庭的女性的重心会在家庭上而不是在事业上,那么这种情况造成她们普遍缺乏安全感,有极端者会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意被妻子紧紧抓住,所以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是其他女人;妻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于是这也是中国近代人在童年过得不开心的死循环原因之一。
最后,这本书只是畅销书,内部提及到只是非常极端的案例。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无论你的性格是乐观,是阴暗,是狂暴,是温和,都不重要,你还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