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买书,只看书,却没有输出。不是没有输出的欲望,相反,欲望却是很强烈呢,就是没有产出,原因在哪里?
一、没有自信
一提笔,觉得自己只是在日记本中记流水账,完全与文采无关,完全与缜密的逻辑无关,完全与一篇高质量,可发表的文章无关。于是,放弃发表,放弃高质量的要求,自己写起来,就是不提炼,不压缩,洋洋洒洒却废话连篇。
一提笔,就开始与编辑交流,与读者对话,然后写几句便开始审视自己的作品质量,不断地,重复地审视。越对话,越被打败,越审视,越觉得自己写的简直就是一团抹布。于是,果断放弃。完成的机会都没有,就不要谈完美。写作,请严格要求自己:先完成,再完美。
二、读书不系统,输出无规律。
随性而至很难产生固定的输出,于是爱好只是爱好,离专业差十万八千里。
每当我对自己读书和写作很失望的时候,我总是在买书的事情上能找到些许自信。因为:虽然我读书不系统,嘿,可我买书系统啊;虽然我写作思路不清晰,嘿,可我买书思路清晰啊。
现只说说我购买的关于写作的书籍(事先声明:我是非文科专业,书籍的购买纯粹是自发性的,所以系统二字,不可能与专业的相比较)。2008年我的写作输出热情高涨,我买了“跟大师学语文”系列丛书四本,具体见图。当然这套书有五本,差一本《语文随笔》。我翻过之后,只用心地看了《拿起笔来之前》一文,其他略略翻了翻。只买了书,只略读了,就算是暂时交代了我的写作热情。此为读书不系统。
2014年我的写作热情又爆棚了,主动买了流行的创意写作书系,内容都很不错,写作指导要求跟着练,勤练。但是我呢,只凭感觉随性地,有时间才练,没时间练又去买书了。于是,我的输出,还是停留在自己写写划划的状态。此为输出不规律。
今年我开始关注读书的应用和固定输出的问题,认识到:没有主动应用的意识,写作永远都是不可能跨越的障碍。《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样读书就够了》、《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等是近期新收的书籍,这次吸取教训,要运用快速读书、快速写作的方法,在简书文章的激励下,将输出固定下来。
需要说明的是,我之所以从很久很久以来,总是不定时地写作热情高涨,是因为持续不断地在记录。日记、日课,阅读笔记、儿子成长记录等等,凡是有所想有所感的,统统都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每每想把爱好当做专业来做时,却纷纷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读书不系统、输出不规律”被我认为是最大的瓶颈。
三、输出时间不把握
有思路、有主题的时候,不随时写出,不随时强化,不随时补充。总有一种错误的暗示,挑一个专门的时间再写。可是工作、孩子的事务琐屑磨人,时间哪有想象中的一大块一大块啊,时间哪有那么多“专门”啊,干扰写作情绪的事情总会成倍发生。于是,写,只是每天想一想,再想一想的念头。
四、思维过于跳跃,主题躲闪抓不住,不延伸、把握住的很少。
过分强调主题的重要性,有限的时间都在获取主题,主题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捕捉,不延伸,不拓展,于是,满天的星星终成流星。
五、容易过分强调感觉,让精彩过分夭折。
很多时候,我们总能写出一些内容,因为时间被打断,情绪被打断。自己又执着地认为,写作全靠感觉,于是很精彩的半部作品就被搁浅,被迫等待感觉。不主动出击,不坐在这个主题下认真写,“感觉”就不会来,来了也很容易被其他主题和诱惑打扰的。你与一篇2000字的文章都难再续前缘,那么长篇之类的就根本无力开头了。
六、让真正的主题一直在潜水
这种情况是最容易让人憋出内伤的。主题很明确,专门的时间也空了出来,写也开始写了,就是不切主题。洋洋洒洒又半天,却都是埋伏,真正的主题在心中藏为至宝,就是不写下来。真的要命。再好的主题不告诉别人,铺垫铺垫再铺垫,让读者去你心中寻宝啊。为什么干货受欢迎,原因在此,你憋成内伤,不要让读者也和你一起伤。
七、缺乏社会实践
虽然在网络文学的盛行下,我们可以以读养写,以观点创观点,但也不可否认,缺乏社会实践内容,写作就没有根了。最近关注鬼脚七,他短期出家并游走修行,每天微博、公众号都有他行走的图片和文字。我看到有的网友抨击他“修行就修行,干嘛秀来给人看?”其实在我关注他之后,倒是蛮理解他的。他的公众号原创内容基本每日都在更新,持续时间已经很久了。文学理论提倡:“社会实践是写文章的准备工夫,但反之是行不通的,即:为了写文章才有社会实践是说不通的。”但我认为鬼脚七恰恰应用了反之的理论。他是为了写文章才去体验不同的社会实践的,所以实践过程必须写出来给人看的,不是简单的秀。无论怎样,有社会实践的依托,就会产生出无数的主题,新鲜的内容也就有人去追随。
大家都输出如何写作的经验,我胆怯,没有经验,只有自己憋在心中的失败。也许失败的分享也可以唤起大家的写作热情吧。欢迎大家继续补充“你为什么总是不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