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喜欢这样的炎热。然而我最爱三伏天,小时候,三伏天意味着暑假,暑假能一直和爷爷奶奶待在一起,可以尽情的调皮捣蛋。长大了,仍然最爱这样的日子,至少这样的炎热和过去是一样的,我还能好好感受那些夏日里的岁月。
今年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我依稀能感受到去年年底放春节假的喜悦心情,这会儿,三伏天都结束了。然而炎热却没有结束,出伏的第一天是37度的高温,太阳从升起之时就开始炙烤着大地,正午的阳光灼热而又刺眼,带着遮阳帽仍然感觉睁不开眼,此刻的我静静的站在老家门口的枣树底下,看着尚未成熟的枣子,各个碧绿饱满,在阳光下泛着光,突然有些难过,它一年又一年不变的抽芽开花结果落叶,门前的人却原来越少,显得那么孤独,它会感到落寞吗?它也会思念吗?我会。我常常在想,如果人没有生老病死,没有离别,会不会更快乐一点。
我又想他们了啊。
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城市边缘,这是两个城市交界处的小镇,和两边的市中心都相距很远,在家家户户还没有私家车的年代,距离仿佛被拉大了更多。小镇虽然偏远却样样俱全,人们的日常所需几乎都可以在小镇解决,镇子里的所有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我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村子很小,背靠着一条长长的人工河,村子里都是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和绝大多数的农村家庭一样,为了生计,年轻的爸爸妈妈出门打工,留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带着尚不懂事的孩子们。
小村庄只有50多户人家,是镇子周围最小的村子,从前到后走完只需要几分钟。它坐北朝南,东边的人工河据说能通往隔壁的直辖市,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年都是清澈见底的。蹲在河边的洗衣石板上能清楚的看见成群的蝌蚪。我总喜欢用塑料袋捞回家养着,直到学了《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就再也不去打扰它们了,愧疚的放生了小玻璃缸里的蝌蚪们,那时候希望小蝌蚪们能重回妈妈的怀抱。爷爷说他当年参与过东边人工河的挖掘,挖出河底的黄泥堆上河堤,河底越挖越深,河堤也越堆越高,慢慢的就挖出了这条河。我没有亲眼见过,可是却从爷爷的讲述里感受到了当时的场面。我小学的时候,经常有小轮船经过村子所在的河段,我们家是最靠着河堤的人家,只要听到声音,我都会用最快的速度出门冲上河堤,去看路过的小轮船,看着它们从远处来,去往另一个远方,直到在视野里再也看不见。
或许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又或许是对于轮船所去远方的向往,我曾经沿着河堤跟着轮船一路向前,走过村子走过前方的田野,一直走到无人踩过,遍是杂草的河堤段,才停下了脚步慢慢往回。年幼的孩子心里没有对未知的恐惧,即使站在河堤上已经看不见远方的家。
如今村子里的人是越来越少,孩子们慢慢长大都搬去了城市,门口的田野被承包了,不再需要破堤引河水灌溉,也没有人再给河堤除草了,我已经走不到当年孩提时期走到过得地方了,杂草丛生,无处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