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晴,云
以往,晚间只要淋浴头下冲几分钟,日有所思的轮廓,就已潜生腹中,不说下笔如有神吧,絮叨絮叨四十分钟就足够了,没有那么多一稿二稿三四稿的高大上。
前日看署名“莫铭”前辈的文字,颇有共鸣。所谓爱好码字者,都能称得“精神病患者”,绞尽脑汁、闭门造车,悲秋风、伤画面,以为感动自己的情绪,也能去感染别人;受不住怂恿,出书立说,无人欣赏,还要自我推销,于是离自娱自乐的码字写史,越发远矣!
呵呵!所以,此君最后感慨——害好自己爱好的这份病,留下一份属于自己的“精神病史”,与外界的其他又有何干?
还没黔驴技穷,何苦找什么台阶儿下呐?
高兴就画两下,不高兴也留两句,所以那位前辈的感慨,从前以为自己甚浓此愁,以后,应该不会有了!
学得一词——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刘若英唱后来,拍后来,都惹得一堆的话题。
后来,后来怎么样了?
关心的人,如是问!
后来,没有最好的开始,也没有最坏的结束!
顺着时间的河流,就这么着吧!
泪流满面的姑娘,终究还是输给了时间,后来,大家都把心留在了哪儿呐?
与时间和解,与青春和解,与依恋和解!
前日,又被室友问及词——何谓“工匠精神”?
许是她的作业里,又有如何定义这个词,解释一番,觉得牵强附会。
国人课堂教育有嗜好,非得给个什么词一个明确的定义,如若不,就是没有弄清楚。
呵!我弄不清楚。实践出真知,没做成工匠,哪里领会精神?
零零后们都要笑所谓执着的人,其实就是神经病,明明简单得点点手指的事,非要拿什么工匠精神说事儿?
能说他们草率么?不能!只能夸赞他们脑筋快、效率高。
再得空浏览报纸时,了解那位海龟高学位姑娘,也是“神经病”,非亲自动手去做垃圾分类的事业;这与时下动不动就开玩笑——“您还亲自吃饭、拉屎”的画风,差异甚大。
想起那个不肯被采访,教中国山里娃的老外,也是个“神经病”。他知道在如今,有些关注,已经偏离了被关注者本身,偏离了他身体中关于教育的“工匠”之心。
许多人感慨会背诗的外卖哥淡定,昨日是啥,明日还是啥!
于心,他已经经历的工匠的雕琢,只不过生活打磨他的工程还未结束,如果后来,他依旧淡定,那,遥敬他一杯!
后来,才知道,要从生活中体味,和解于万般的无奈,才深刻出某些概念——没有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