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站在这里,我想到了肖培东老师的一句话:很多时候,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你的背后,有你的家,你的学校,甚至你的国家!
而此刻,我站在这里,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自己,而是一个优秀的渴望成长的群体——校长后备队伍。这个群体,有着上级部门对我们的信任,有着局领导给予我们发展自我的机会,更有着我们全体泽州教育人,书写泽州教育奋进之笔的胆魄和对泽州教育美好明天的期许。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学融互通,守正创新》
自从本学期三月初,宣布我挂职学校副校长以来,我除了认真完成我原先所担任的九年级语文教学、班主任、教研室主任的工作以后,我开始兼管学校教学的整体工作。我由原来仅仅是一个工作中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成一个工作的策划者、带动者、督促者和反思者。本学期我们中学的教学重点,无疑就是九年级应考工作,从百日冲击宣誓到九年级班主任会、教师座谈会、优生学习方法分享沙龙活动、家长交流会,到体考训练、信息技术和理化实操,以及每次模考成绩的分析、学生减压心理讲座、临考前文综弱势科目的补救,一直到最后一天“怀念.感恩.成长.飞扬”的毕业典礼的召开……这半年工作的经历是我参加的所有培训学习、交流座谈获得的理论认识的融化过程。
习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杨万里的一句话:学而不化,非学也。是的,“学而不融,用而不化”是学习的大忌。融,是最好的学习悟性,哪怕从最初的模仿开始,融成新的有力量的自我,才是最完美的学习。
无论是去年深圳学习参观的坪洲小学张云鹰校长的蒙正文化,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讲座中谈到的成志文化,还是今年南京学习芳草园小学的快乐文化。还有我们身边李寨中学的孝文化,泊南小学的善文化,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把本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内涵用的文化形式来展示学校的特色,同时用文化来润心浸魂,于无声处彰显着文化育人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建设专属于我们学校的文化构架,并提炼成一种特色,进而用这种文化来培塑师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自信心?
于是我想到了我们学校一进大门影壁上的八个字:砺志于川,精学至底。这是教学楼建成初当时的政府领导题的字,已成为我校的校训,它的内涵,以及我们学校的校旗、校徽、校歌的设计意图都用宣传报的形式展现在教务处门口的墙壁上,学生们每天都路过,可是我在给孩子们做讲座时问到这个问题,居然只有一个学生举手……
我当时就想,一个学校的文化,不是用来上墙的,而是要进脑入心的。就如我们教给孩子们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不仅仅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幸福快乐的成长的。
当然,我举的仅仅是学校文化的一个方面,其实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可以结合本校特色形成一个文化体系。所以,我想把“创砺志文化特色,促教师专业成长”定位为我校现阶断的发展愿景。
学校立足服务,努力打造砺志柔性管理文化,为教师专业成长凝聚人心;规划引领,建设砺志自律制度文化,帮助教师专业发展增添动力;以目标激励,建设砺志进取行为文化,帮助教师自我发展搭建平台;润物无声,建设砺志景点环境文化,营造师生交往互动和谐氛围;立足课堂,建设砺志成长课程文化,给教师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以课题驱动,建设砺志教育研究文化,促进教师改进实践探索规律;育人为本,建设砺志舞台活动文化,让师生团队共进加快步伐。
和大家分享两件我工作中的小事,我们四月份教学常规检查,一位被工作边缘化的教师又没有交教案和各种学习笔记,第二天傍晚我遇到他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和他一起吃饭,聊天的过程中,知道了他特别喜欢国学,周末好多孩子都去找他听他讲国学,而他在学校却一直代是外语,学生成绩平平连年蹲守七八年级,我想我们是否可以在学校地方课程里边设置上国学课,让他人尽其才,也体验到在单位的存在感、价值感和幸福感?
我所代的九年级班的语文,一个后进生,就因为一次考试作文写满了,我夸了他一句后,他就上语文课特别用心,考语文时十分用力,毕业离校后第一个向我致谢。是因为他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被尊重被肯定的幸福感。
人人都有生命的自觉,可为什么有孩子厌学,有老师厌教?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课程建设就犹为重要,开足开全课程,各安其位,在此基础上,可以有三个维度的思考,一是生命个体文化过程的需求,即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二是健康的体、温暖的心、智慧的脑、勇敢的行的育人目标;三是文化传承的要求,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社区文化等等。
我希望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听得见学生的笑声,看得见教师的成长的有着多维文化创意空间的幸福场所。
习总书记,经常引用《孟子》里的一句话,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事物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也是自然规律。可是在这个教育越来越功利的时代,有多少人能回到教育的原点,直面教育规律、尊重生命个体?
对于泽州县教育的看法,我们要客观理性,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是大势所趋,有县无城的地域特点是个客观事实,但我们只要坚守教育初心,用正确的方法朝正确的方向努力,这就是我们应对不满和误解的底气和定力。
有人说,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条河,家庭教育是上游,社会教育是中游,学校教育是下游。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我们面对的生命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丰富的课程体验中,轻松活泼的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不抱怨;革新自己可以左右的,求突破。
打破学段界限,树立学段教育共同体的整体观,一个孩子的成长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从幼儿、小学、中学、高中甚至大家,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
打破校区界限,树立教师成长共同体的发展观,独行快,众行远。习总书记谈到文明时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只有交流互鉴,才能成长共赢。
打破学科界限,树立学科融合共同体的课程观。打通学科之间、课上课下、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通道,才能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教育之路,守正为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会继续努力,做一名有着紧跟时代的学习力、融会贯通的思考力、活而化用的行动力、敢于担责的创新力的教师,为泽州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