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时我会一本正经,俨然似君子似的告诉孩子:“我们要学会宽容,宽容是美德,为人为事都宽容。”说的多么义正言辞,冠冕堂皇。可是,有时自己做起事来却很不体贴,更别提宽容了。
比如生活中育儿的一些小事:
1.吐的饭渣子。
饭桌上,有的菜里我会放点花椒,生姜。固孩子们偶尔会吃到夹在菜里这些他们不喜欢的东西,特别是花椒。每次他们吃到必第一时间连饭连菜的一口吐在饭桌上,看到残渣我皱着眉头脱口而出:“下次不要吐到桌子上,吐到垃圾桶里。”再唠叨几句,孩子们继续吃饭。这样经历几回,我也跟着唠叨几回,一次,大宝辩解道:“妈妈,我来不及去垃圾桶那边了,一嚼到,就要一下吐出来。”我不以为然数落道:“有什么来不及的,垃圾桶就在几步远。”
一日午饭,一人一饭一菜。嘴巴砸吧砸吧嚼着饭菜,吃到酣处,口中突然传来“咔嚓”一声,哎呀烦人!咬到石子了!立刻把嘴巴里含着饭菜渣子一股脑的吐到饭桌上。过后,眼瞧这口饭渣,粒粒在目。想起大宝辩解言,孩子确实没错,就来不及,就要一下吐出不可,哪顾垃圾桶。
2.穿着拖鞋就下楼
记得有一次暑假,我们要外出参加一个活动,那是一个夏天中午。出发前,因为收拾各种外出物品而耽误点时间。临出发时我对兄弟俩各种催促,各种“快点”。终于按下电梯下楼出发,可是刚走到楼下,大宝发现自己的鞋子居然还没换,我瞄了一眼他脚上的拖鞋,来到电梯前,手重重的按下了上楼键,不满,愤怒一下爆发了,对着大宝就霹雳吧啦吼了起来,一直到楼上换好鞋,毫不留情。走在路上,我问小宝:“刚才你看到哥哥鞋子还没换,你生气不?”小宝平静的说:“我不生气啊,生什么气啊,上楼去换不就行了。”
3.失手掉手机
如果自己不小心掉手机,那赶紧捡起,先检视,再手擦两下,不声不响。已过没下文。
如果孩子失手掉手机,“叭”地一声,掷地有声,孩子赶紧慌里慌张的捡起手机,再怯怯望你一眼,你已皱着眉头眼中不悦正瞧着他,这事没过还有下文,手机安然无恙便数落几句,若手机有一丝破像,那下文会更加“精彩”。
今日,列举三件小事,证实自己言行不一。口说“宽容”,做的多么“不宽容”。像这“不宽容”小事,岂止三件,生活多多。
想让孩子宽容,自己先学会宽容,做到宽容,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然,说再多也无益,久而久之,别成了“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