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处处显情,在教书育人的细微处见情。
作为教师,有足够的洞察能力,是情。
步入教学工作第二年遇到了至今难以忘怀的一个学生。新学期开始,我刚进教室便觉察到一种“不善”的眼神,果然,是坐在窗户边上第一排的一个学生正在瞪着我。我很是纳闷,我们并不认识啊,他为什么会这样看着我?课后我在办公室向其他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原来他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父亲从来不管教,母亲多年未见,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是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问题学生”。知道了症状,我得对症“下药”。在他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耐心与关心,他不再瞪着我,可收效甚微。
直到有一次他意外受伤,触目惊心的血让我乱了手脚,把他送往医院并一切安排好后我联系了他爸爸,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爸爸竟然说没空来看他,让我自己看着办。愤怒之余我也别无他法,幸好并无大碍,医生开了药交代了之后我便领着他回了学校。那几天我替他抹药,叮嘱他吃药和按时吃饭,并关注伤口愈合的情况。慢慢的我发现他变了,每次看到我都是腼腆地笑着,眼睛里都满是笑意,再也不复之前的态度。从他的眼神里,我读懂了他的抗拒到接受,甚至是欢喜。那一刻我明白,教育不仅需要一份爱心,也需要足够敏锐的洞察力。
作为教师,明白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是情。
“哇,这是我见过你写得最漂亮的字啦!”“你的书写比上次进步很多呀!”每当孩子们写字时我都会凑过去看看,发现进步时毫不吝啬地送上表扬,那个时刻我的心里充满着希望,希望他们下次有更多的进步。同时也让孩子们心中充满希望,希望下次还能得到老师的赞美,因此而更加努力,更加认真,更加细心。表扬应该是有意义的,这是双向的,进步也是互相的。
作为教师,关注、重视每一个孩子,是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能得到老师一个肯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重视与关注。作为老师是有一种责任感的,需要时时用眼睛用心去看见孩子们的行为与内心所想。
上小学时自己正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学生,是我的老师用他善于“看到”的眼睛鼓励着我,让原本胆小的我积极发言,感受学习的乐趣,鞭策着我前进。而今我能成为教师,也是有当时老师的那份“看到”,才有了后面不断拼搏,不愿服输的自己。老师的那份关注与重视,是极致的教育情调,我也应该把这份情调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