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会不会思考这个命题先放一边。
人类会思考,但大多数人类大多数时候思考的结果都不理想,于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们人类本性里的东西有多么烂呢,「七宗罪」听过吧,现在想一个你最厌恶的人,把「七宗罪」往他身上套一套,是不是逃不脱中了几个?再想想这个人身上还有什么讨厌的,是不是连「七宗罪」也概括不了?
这些刻在本性里的烂东西,思考是改变不了的,更何况,大多数情况下,越思考,这些坏东西对于我们的影响就越大。
机器人可能不会思考,它们只会按照设定好的程序去完成指令,只要程序没有问题,指令一定能够完成;只要没有东西能对「程序」本身产生干扰,机器人执行力不会打折扣。
即使这个程序本身设计思路很有问题,比如一个机器人被设计成了通过转动身体来拧灯泡,但这个灯泡我们能够预见到它肯定会被拧上去。
这种设定在生活中会是怎样呢?
假设你正在减脂,给自己制定好了食谱,这一天晚上你有个应酬,这个应酬是要喝酒的,如果喝酒,则会吃下很多计划外的食物,造成一天热量超标。
人很容易想:我只需要把白天制定的食谱忽略掉,只摄入晚上应酬那一顿就完事了。
我以前就是这种思路,造成自己暴食,无一例外。
昨天我按照机器人的思路处理:白天按照程序吃自己的食谱,晚上应酬打断了程序,第二天恢复。
其结果是,我晚上摄入了不少额外的食物,但没有暴食,第二天的体重有所增长,但基本都是水分,第二三天就恢复正常了,在整个减脂周期里,这个打断程序的特殊事件造成的影响微乎其微。
当我们面对长期目标的时候,可以说机器人思路是一条捷径,它缺少应变和调整,但这些东西应该是制定计划前应该考虑到,并且编入程序的。机器人思路提供的黄金般的执行力,足以让我们达成生活中大多数目标。
话说回来,造成我暴食的思路,属于七宗罪中哪一条呢?饕餮?不,是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