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一个朋友深夜大发感慨,说自己过去的一年做了很多抉择,大部分都是妥协。精神上的妥协,到行动上的妥协。
向社会妥协,由任性变得理智;向工作妥协,接受不尽的加班;向平庸妥协,不渴望辉煌只求平平淡淡;向父母妥协,千万个不愿意,也接受父母的安排;向情感妥协,即将急匆匆的踏进婚姻的殿堂。
我们一边在苦苦等待,希望自己想要的爱情能够出现,一边又在忍受各方的催促与指责,内心的焦灼与不安。
晚一点,再晚一点,或许那个他(她)就出现了。
可最好的遇见,在哪儿呢?
方鸿渐在遇到唐晓芙时,一见钟情,他觉得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爱情,开始大胆的追求。这让暗恋他的苏文纨开始很不爽。
既然得不到,也就不让你好过。
苏文纨将方鸿渐在回国轮船上的风流韵事告知了唐晓芙。作为带有浪漫主义的理想青年,唐晓芙不接受方鸿渐的过去,她要占领爱人整个生命。
方鸿渐窥破唐晓芙“不化妆便是心中没有男人”的私心偏见,于是两人误会不断、喜悲更迭,方鸿渐最终不能随他心愿。
失恋的方鸿渐与爱苏文纨不得的赵辛楣、小鸟依人的孙柔嘉等人一同去三闾大学任教。
一路的舟车劳顿,状况百出,方鸿渐很是疲惫。大学内部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更使他疲于应对。善解人意的孙柔嘉恰逢其时的给了他心灵的慰藉。
孙柔嘉相貌平平,却颇有心计。这种既柔又嘉、却暗自阴柔而且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却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
结婚无须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格了。
方鸿渐在回上海的途中,辗转香港,与孙柔嘉结婚了。
他最后妥协的,只不过是选择了一个不讨厌的人。
婚后的两人,争吵不断。不仅有失业造成的对未来前途的焦虑,还有双方家庭和亲族的介入。在婆媳、翁婿、妯娌、亲朋、乃至主仆之间,一度曾发生了一系列龃龉和纠纷。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矛盾终因前者辞去报馆资料室主任而面临再次失业时激化了。
婚姻像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年少时,我们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渴望最美的爱情;长大后,我们只能被推着向前走,去完成人生的一个又一个任务。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花。
我们渴望的是全部,却只能是奢望,在生活无尽的琐碎里磨掉一切梦想。
不是所有的爱情的妥协都是不幸,可“离婚证”变成红色却又在暗示,宁可高傲的单身,也不要卑微的恋爱结婚。
哭着过,不如笑着活。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的灵魂。”
只希望,你能够再争取一下。
(读《围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