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十三 智勇双全

图片发自简书App

空军将士武解六韬文通三略

中华儿女智勇双全狠斗顽敌

1953/4/22  晴  安东

自从成立安东防空区司令部之后,从鸭绿江沿岸到朝鲜北部的高炮、雷达、探照灯等部队都划归到我们空联司管辖范围。这些部队以前与我们空联司只是作战指挥关系,行政关系属于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现在党政、行政关系也转了过来。这样,我们情报站与雷达部队之间的联系就更多了。

我去的最多的雷达站就是沿鸭绿江岸部署的雷达101营,说起来雷达101营也是非常熟悉,记得是50年4月在南京成立,对外称华东军区航空处电讯大队,当时我在华东军区航空处通信处分管通信器材,装备移交是我负责的,当时共移交了日4式雷达2部,日313式雷达4部,美制SCR602雷达4部。当时电讯大队准备调到福建,为解放台湾做准备,但是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29日奉命调往东北军区防空司令部。所以也是最早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之一。

雷达101营,主要部署在沈阳、宽甸、庄河、老爷岭、安东等地,构建了一个能覆盖朝鲜北部大部分地区和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纵深达800公里,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的雷达网。

101营1连部署在安东的浪头机场附近,这个连设有2个雷达分站,一个是日4式雷达,另一个是美SCR602雷达。日4式雷达是远程警戒雷达,探测距离可以达到300多公里,1连地处前沿,掌握空情最多,成了雷达网的主力,因此也成为我空联司获取空中情报的主力。

雷达部队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非常艰苦,承担的作战任务非常繁重,尤其是战斗班组的观察员,也就是雷达操纵员,需要精力高度集中,雷达上方是显示器,有一条基线,根据目标出现的位置,判定目标距离,这需要长期训练才能练就的本领,下方是方位指示器,指针指出目标方位。观察员要不断报出目标的方位、距离,还有报出目标的高度,机型和架数。当空中有许多批目标时,观测员还要记住目标前一点的位置,以及航向、高度等。以便确认每批的批号,批号不能错,否则指挥所可能误判敌情,贻误战机,机型和架数也不能报错,观察员常常要同时掌握5-6批空情,甚至要同时掌握20多批空情,不能错情,不能漏情,眼睛盯着荧光屏,不断的报飞机坐标、高度、航向,每分钟要报出30点坐标数据,他们把飞机航线、地图形象的记在脑海里,当飞机飞出雷达探测范围消失后,过一会儿雷达再发现时,观察员能准确的接批,尤其是飞机来时,是分批还分层,这给识别造成困难,全靠观察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标图员也要跟得上观察员的速度,要不断地把各批目标用彩色铅笔标在航行图板上,画成航线,如果观察员报错,要马上提醒纠正。记录员则把观察员报的目标每一点的方位、距离、高度、型号、架数和时间都记录下来,以备核对和查阅。

由于我军的日4式雷达探测距离比苏空军的∏-3A雷达探测距离远,苏空军在得到我方批准后,在苏空军指挥所与我们雷达站之间架设了电话直线,并且派了记录员到我们雷达站参加值班,根据我标图员在图上的标示出来的航线图,向苏空军指挥所报告,但是苏空军派来的标图员的速度一直跟不上我们雷达观察员和标图员的速度,再加上语言不通,最后由我方派出标图员到苏空军指挥所,直接把目标的航向等数据标在他们的图板上,这样大大提高了我们和苏空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雷达站里也有很多女同志,我作为女性,当然会更多的关注她们。她们巾帼不让须眉,都是在一线担任作战值班。女性心灵手巧,做事仔细认真,很多都担任标图员或记录员。有一位女标图员叫冷杭芝,非常熟练,是标图能手,可以不用标图尺,就能在标图板上准确无误的标出目标的航线,她可以同时掌握和标出20多批情况。还有抄报员,每分钟可以抄报350个数码。

有一位女同志叫于玫,刚进站半年,好像是牡丹江人,她政治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业务水平好。有一天晚上,风雪交加。4式雷达天线竖在空中,就像一个大的竖琴,无风的天气,爬上天线还会晃晃悠悠。刮大风就晃的更厉害了。根据规定,6级以上大风,必须捆绑天线。那天晚上的风刮的特别大,于玫同志不顾寒冷与危险,背起绳索就往天线上爬,帽子被风吹掉了,头发吹散了,大雪迷住了眼睛,天线摇摇晃晃,嘎嘎作响,好似要倒塌一样,十分危险,可是于玫同志想到雷达是雷达兵的战斗武器,是雷达兵的第二生命,绝不能受到损失,她不顾个人安危,硬是一层层的爬上天线顶端,把绳索系牢,终于保护住了雷达天线的安全。她的事迹传遍了整个前线部队,年底她荣立了大功。可惜后来在一次车祸中不幸牺牲,她才18岁就离开了我们。

雷达是我们情报站获取敌情的主要手段和来源,我们从一开始将雷达101营部署在鸭绿江沿岸一线,后来从安东、载宁、新溪、清水河、庄河抽调雷达连组成雷达102营,并与地空情报团共同组成了雷达预警中心。雷达预警中心的情报与无线侦听站的情报一并报到情报站,经过情报站的综合分析、判断,并将分析结果报告首长,为首长定下作战决心提供依据。同时我们还将敌机的飞行情况,通过我们情报站的有线广播台,直接传送到在前线的高炮、探照灯等作战部队阵地,使他们在第一时间进入战位,做好射击准备。

由于我军的雷达监测能力的不断提高,雷达成为美空军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决心要压制和摧毁我们的雷达监视系统。

一开始敌人主要是采取主动型干扰的方式,也就是在与我方雷达相同的频率上,发射更大更强的无线电信号,将飞机在雷达上的回波淹没在一片强大的无线背景噪音中。这种干扰模式分为点和面干扰两种形式。点干扰是雷达操纵员在接收器上寻找我雷达的发射信号,随后使用他们的发射源发射同样频率信号。面干扰则是机载发射源,按照预先设定的频率,发射出强大的干扰信号,在整个作战区域达到压制我方雷达的目的。

对于敌人的干扰,我们情报站与雷达部队紧密配合,还请来了专家,共同协商对策。我们想到了调整改变雷达频率,因为我们的雷达带宽较窄,稍一改动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于是我们雷达技术人员就反复调试,在雷达发射机、接收机以及馈线与天线的调配器上调出4—5个工作点,标出相应的刻度,遇到干扰时,就可以快速有效的改变频率。我们的4式雷达天线非常高,调整要爬到7—8米高的天线中心去调,需要一人指挥,多人协同,才能反掉敌人的杂波干扰。经过技术人员和指战员的努力和刻苦训练,我军的抗干扰改频速度有很大提高。4式和313雷达改频速度分别达到1分30秒和2分钟;270、PYC-2、602雷达分别达到30秒、46秒和1分钟。

美空军除了对我雷达实施主动干扰外,还实施被动干扰。例如投掷数千片根据我方雷达波长特制的金属箔条和金属丝,这些金属物同样可以反射雷达回波,造成我方雷达屏幕上一片雪花,从而隐藏飞机的真实位置。

由于我军雷达上没有任何鉴别或消除干扰的设备,只能依靠雷达操纵员的识别能力来应对它。操纵员根据飞机回波和干扰回波不同的波形特点,飞机速度与金属箔条随风飘动速度的细微差别,经过仔细观察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最近美空军的电子作战手段又有所发展。对我实施跟踪干扰,模拟干扰和复合干扰,电子战的战术也更为狡猾。敌变我变,我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对抗方法,反干扰改频范围由+/-1—2MHZ扩展到+/-5—7MHZ,改频方法也由完全人工操作发展到机械和电器控制,改频速度也从几分钟提高到几秒钟。

在与敌人的抗干扰斗争中我们用描绘干扰图形,共同观察分析的方法,逐步积累了许多识别真假的经验,掌握了在干扰中发现和跟踪目标的能力。雷达兵与敌人的干扰和抗干扰斗争,就像步兵战士端着刺刀与敌人拼刺一样,战斗场面十分激烈,在无形的电波战场,你来我往,斗智斗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我军抗干扰能力越来越强,敌对我干扰的影响逐步降低,美军的电子战出现由软杀伤向硬摧毁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53/4/24  夜 多云 去平壤的路上

随着板门店谈判的僵持,敌人计划在元山至清川江一线,也就是我防御纵深之蜂腰部,从朝鲜东西两岸实施登陆,从而切断我南北交通联系,割裂我防御体系,对我一线作战主力实施包围,以达成彻底瓦解我作战态势,完全占领朝鲜的目的。彭总命令我志愿军一是做好抗登陆作战准备;二是增加二线战略预备队;三是做最坏的打算,加紧向前线调运作战和军需物资,要求前线部队做好独立作战一年的准备。

在此期间,敌空军加大了对我交通运输枢纽的轰炸,企图切断我志愿军的交通运输生命线。为了配合我志愿军对敌人的反击,我们空联司情报站决定增加在朝鲜境内雷达站的设置,并且计划将雷达站向前推进配置,这样可以直接监视敌前线机场,空情预报可提前15—20分钟,这样对我情报获取,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飞机起飞拦截,夺取战术优势,赢得空战胜利,扩大局部制空权有着重要意义。但是雷达站的设置越是靠近前线,被敌摧毁的危险性也越大,近期,我们在平壤附近的雷达站连续遭到敌机的袭击和轰炸,部队遭受了损失,影响了空联司对空情的了解和掌握。情报站长陈旭之决定带工作组立即前往平壤辅助指挥所,了解情况,商议对策,解决困难和问题。

4月24日晚17:00,我们一行4人乘坐一台美式吉普,离开四道沟向平壤方向开进。司机小赵是刚从高炮部队调来的山西人,虽然年轻,但已经是有2年入朝作战经验的老兵了。他以前是高炮部队的运输兵,天天跑安东至平壤一线,所以对沿线路况非常熟悉。

情报站陈站长由于工作需要,基本每个星期都要往朝鲜境内的各个雷达、高炮、地空监视等部队跑,或者去位于平壤以东130公里的江原南道桧仓郡,志愿军总部参加情报工作会议,所以也非常熟悉这里的道路。

一同去的还有空联司通信处雷达科长,我主要是去平壤辅助指挥所,处理负责对敌侦听和侧向的2部电台互相协同的问题。

车辆从四道沟出发,穿过安东市区,向东就到了鸭绿江大桥的北端,江上原来有两座铁桥,一座是双轨铁路桥,一座是公路桥。现在公路桥已经被炸断,桥身斜伸在江里。铁路桥也是弹痕累累,不过还能用,桥头的弹坑一个接一个,有的弹坑直径达10多米。铁路双轨改成单轨,一边通火车,另一边铺上木板当公路桥使用,每次只能单向通行,我们在桥头停了几分钟,等对方的车辆走完了,我们才上桥。

过桥后进入新义州,视野内到处是残垣断壁,瓦砾成堆,进入战区了,虽然大家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老兵,但是我们瞬间还是感觉到有一些紧张。

从新义州向东进入沿江公路,路上的车很多,几乎都是向平壤开的,这是因为白天不敢开车,利用夜幕掩护向前方运送物质。我问司机为什么不走大路,而是向东走山路。小赵告诉我们:沿西海岸的公路是美机的重点封锁区,不安全,山间的公路窄,难走也较远,但是相对比较安全。如果走沿西海岸大路大约7-8小时就到了,但是走山路要10-12小时,预计明天凌晨可以到平壤辅助指挥所。

大约晚上19:30,我们车子到达塑州,然后右转向南开进,进入山区,山路非常崎岖,车速也慢了下来,路旁有很多炸坏翻到沟里的汽车。我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向山上开,往后一望,一条长龙在山路盘旋,全是汽车,这就是为我们前方将士供血的大动脉。

大约21:30,下山后,我们车穿过龟城,向泰州方向前进。情报站陈站长:泰州是我们后勤分部的物资中转站,所以敌机每天来轰炸,乘敌机还没来,我们赶紧冲过去......

渐渐路边的岗哨多了起来,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靠近山边堆放了很多物资,山脚下有一些山洞,估计是仓库,还可以看到依山而建的草房,沿着雨裂沟一直伸向山涧。

我们汽车从沟口一掠而过,很快到了泰州,我们不敢停车,飞快穿过泰州,向东南方向行驶,大约开了20分钟,突然听到防空哨鸣枪,我们赶紧闭灯驾驶,今晚是多云,月亮刚好被云层挡住,又是地处平地,司机只能摸黑向前开,在一个转弯处,司机看到前面一个黑影,开到跟前才发现是一辆抛锚的汽车,司机猛的一打方向盘,车子从抛锚卡车边上蹭过去,吉普车没事,但是司机小赵左胳膊甩了出去,被刮碰骨折受伤。停车后,情报站陈站长让司机小赵坐到副驾驶位置,亲自开车。

雷达科长问:老陈,你可以吗?

情报站陈站长:没问题,开车多年了,我经常自己开车去志司开会。记得当年随华中军区教导旅编入1纵,后来转战苏北、鲁南。宿北战役缴获敌很多辎重车辆,叶飞司令员要求侦察部队干部都要学会开车。我就让我的马夫教我开车,他叫横田,以前在日军是汽车兵。后来我在鲁南战役受伤,痊愈后,被调入29军86师,之后在华东军政大学跟着聂司令员来到空军。这一晃,在空军都快4年了,这4年发展可真快。

那个马夫后来怎么样了?司机小赵问。

他也跟着我到了29军,全国解放后,他们日裔都遣返回日本了。

司机小赵:大家一定要注意听防空警报。交通线上防空主要靠每一公里设一个的防空哨,敌机来了就向天鸣枪,警告司机闭灯驾驶,防空纪律十分严格,如果敌机临空,防空哨鸣枪3次,司机还不闭灯,哨兵可以向汽车开枪,刚才那辆车有可能是违反防空纪律,被哨兵枪击了,所以停在路中间,好像是水箱被击中了。一般车子有故障抛锚,司机都会把车滑行到路边。

突然前面不远处探照灯亮了起来,数条光柱在空中晃来晃去。有一条光柱照中了一架敌机,其他光柱立即跟了过来。高炮开火了,炮弹在飞机周遭爆炸,形成一片片一闪即逝的火光,接着,泰州方向天空悬挂着许多照明弹,把大地照的通亮,一阵阵爆炸声,是美军飞机在轰炸,还好刚才我们快速通过了泰州,如果晚一步,就会有麻烦的。

我们继续往前赶路,前面遇到小河,河面上可以看到插着细细的标杆,标示水深,两排标杆中间的水面下铺着石块。陈站长告诉我们:这是“水中桥,”这种桥飞机发现不了,只要汽车发动机不熄火,就可以涉水通过。

再往前走就是清川江桥了,这里是敌机重点封锁目标。可以看到前方敌机正在轰炸,探照灯和照明弹交织,高炮射击和航空炸弹爆炸声混合,甚为壮观,我们开到山边一片树林旁,停车隐蔽休息。

情报站陈站长:我们跟美国鬼子打交道这么久,也摸出了敌机活动的规律,他们一般早上7点左右,派4-8架F-86,从水原或金浦机场起飞,沿着西海岸北上,绕一圈沿着顺川,元山返回,他们主要是观察战区的天气,以及前一天晚上轰炸的战果,一般不与我们纠缠;然后在上午8—9点开始第一波攻击,一般在300-400架飞机,分成30多批,前几批是担任掩护任务的F-86战斗机,8机编队,飞行高度8000-12000米;后面紧跟着的是F-80和F-84战斗轰炸机,8-32架编队,飞行高度6000-8000米,越过清川江后降低高度,开始寻找目标投弹扫射,其主要任务是破坏我交通枢纽;还有较落后的螺旋桨飞机F-4U、P-51、P-47、B-26等也会分批入侵轰炸袭扰,主要在平壤以南地区,和三八线一带对我前线地面部队实施轰炸扫射,一般不敢越过清川江。前后大约持续一个半小时,等战斗轰炸机群退回后,担任掩护的战斗机才返航;第二批大规模作战行动一般在中午11:00-12:30,和第一次基本一样,数量略有差别。下午14:30—16:00第三次空袭,空袭规模也都差不多。一天三次,只要天气好,天天如此。 晚上一般分为上半夜和后半夜各一次,因为我们能担任夜航作战任务的飞行部队比较少,所以晚上对我实施轰炸的轰炸机都是B-29、B-26和B-17等中/重型轰炸机。

我们在休息时对司机小赵受伤的胳膊做了简单伤口处理。大约20分钟后,我们继续前进。不久就来到了清川江大桥边上,桥的一半被炸塌了,工兵在水中用枕木叠起来做桥墩,上面铺上木板,很快一座简易急造木桥修好了,汽车在上面行进,桥面吱吱作响,但还是顺利通过了。

下面一站就是价川,路两边不时可以看到被击毁的美军的坦克、火炮和车辆,地面战斗留下来的痕迹越来越多。路上有很多大型的弹坑,以及被拆除了引信的定时炸弹。

情报站长:我开车不怕飞机轰炸,就怕遇上美国鬼子投下来的4脚钉,一旦被这种钉子扎破轮胎,那就麻烦了,要耽误很多时间。

继续开进大约40多分钟,道路开始平坦了许多,村庄也多了起来,前方就是顺川,车子经过顺川野战机场,可以看到机场跑道弹坑累累。

情报站陈站长:我们志愿军空军刚入朝作战时,计划在顺川建立一个前进机场,这样可以直接支援前线地面部队作战。当时这里是一片农田,我们动员老百姓把稻田里的淤泥运走,再把石料填进去,用压路机压平,再铺上钢板跑道,忙了几个月,总算把机场修了起来。在这期间,美机经常来侦察,但是不轰炸,等我们机场刚修好,他就来轰炸了。一开始是战斗轰炸机,白天油挑子(F-80),晚上黑寡妇(P-61),后来B-29战略轰炸机群,从日本嘉手纳基地起飞,对机场狂轰滥炸,把跑道炸的千疮百孔,无法使用。美国人就是抓住我们米格-15的弱点是“腿短,”作战半径小,续航能力不够,飞到三八线油耗掉了一半了,没有前进机场就无法直接支援前线作战,所以我们的“米格走廊”只能局限在清川江以北。

大约后半夜2点多钟,我们的车子开到平壤,路口的交通指挥都是人民军女战士。一条大同江把平壤分成两部分,东平壤是工业区,已经被炸成一片废墟。

大同江铁桥早已被炸塌了,现在修了两座临时木桥,桥面比较宽,我们车子穿过大同江桥,顺利进入西平壤,这里过去是行政和商业区,可是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普通群众了,大部份已经疏散到乡下去了,看上去一片荒凉。

开出平壤市后,汽车向西南方向走,离开公路进入狭窄土路。经过一路颠簸,凌晨4点,我们来到位于平壤西南20公路的我志愿军空联司平壤辅助指挥所。稍作休息,我们就电话通知各雷达区、分队,早上7:00来开作战会议。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53/4/25  晴 平壤

早上7:00,在平壤附近的各雷达区队领导都来参加会议了。辅助指挥所司令员王德贵(空2军军长)首先说话:自从雷达部队进入朝鲜战区开设雷达站以来,我们的空情准确率提高了许多,空情预报时间也比以前提前了许多,这为我们指挥员定下作战决心和飞行部队提前进入战区非常有利,希望你们雷达部队一定要再接再厉,努力完成上级交给你们的作战任务。

通信处雷达科长:目前我们的雷达网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沿鸭绿江岸部署的雷达网,主要作为预警雷达,担负对空警戒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承担清川江以北空域的引导任务。二是部署在平壤至元山一线的雷达,主要承担辅助警戒任务,并且在前方指挥所的指挥下,对清川江以南地区敌机活动实施监视,并引导我机对上述地区敌机实施打击。根据志司命令和我们空联司的作战计划,我们决定从二区队抽调两部270雷达,部署到开城附近的延安,那里离前线更近,可以更有效的对敌实施警戒和引导我机在三八线附近作战。

情报站陈站长:雷达站不断的前伸,说明了我们空军的作战区域也要逐步向前延伸,在前进机场逐步建立的基础上,我希望我们志愿军空军能与敌人争夺三八线上空的制空权,让我们的地面部队得到空中保护。

前一段各个雷达区队在与敌人的干扰和反干扰斗争中,都发挥了顽强的斗志和聪明的才智,为我们情报站提高了准确的空情,除了雷达101营和102营所属的区队外,还有14师的204雷达站和9师的109雷达站,都为我们的空情保障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接着各雷达区队都踊跃发言,从雷达部队战备状态、作战部署、敌机袭扰、生活和工作条件等谈了很多。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

一,近来敌机频繁对我雷达阵地实施侦察、袭扰和轰炸。例如204雷达站,原来阵地在堂谷里,那是一个小村子,全是茅草房,雷达天线架设在村庄边上的小树林里,由于目标小,敌机不注意,比较安全。但是距离我们雷达站大约3公里,有一个大村庄,驻有苏军一个雷达站,雷达架设地点树太少,苏军就在雷达天线旁边种了几棵树,结果树干死了,雷达天线被敌人发现,派了4架F-4U来轰炸,雷达天线被炸毁,我们高炮5团派去的两名炊事员牺牲了,我们空联司情报站派去的一名情报联络参谋被炸成重伤。我们考虑到204雷达站离被炸苏军雷达站比较近,有危险,所以当晚就立即转移阵地,搬到预备阵地社堂里,社堂里南面是公路,西面是一条河,河上有座桥,敌人注意到桥,就时常来侦察和轰炸,由于预备阵地也受到威胁,只好再次转移阵地。所谓狡兔三窝,我们从基本阵地转移到预备阵地,现在又转移到预设阵地,由于事先都勘察过地形,所以转移过程还比较顺利。新的阵地在遥浦里,在平壤西南约40公里的地方,这个阵地四周平坦,全是水稻田,村西头有一片小树林,树高5米,雷达天线架设在树林里,天线刚好露出树梢,空中很难发现,隐蔽性很好。但是有一天晚上,敌机在空中侦察,突然油机房后面打出一颗红色信号弹,我哨兵立即鸣枪,警卫班也是高炮部队派来的,他们在后面的树林里抓到一个嫌疑人,交给朝鲜地方政府审讯,是个韩奸,被敌人收买,专门给敌机发信号。

二,雷达102营的7连进驻长渊以东的载宁郡,8连进驻新溪郡,担负着对日本海空域的监控任务。其中7连进驻的阵地是新田里,由于雷达反射面不佳,就转移到预备阵地屈海里,被敌发现遭到轰炸,牺牲了11人,313型雷达被炸毁。后又转移到预设阵地野头里,抓住报信的韩奸,又连夜转移阵地,在转移阵地后的那天晚上,原来的阵地就遭到敌机轰炸。苔滩地区的空袭非常严重,雷达连队三天两头转移阵地,与敌人打游击。前不久,该连又转移到沙里院,那里靠近江边,离前线就更近了。就在今天下午15:00,我们的作战会议还没结束,7连来电话,4架F-4U海军航空兵的战斗轰炸机来轰炸,该连的高射机枪排击落敌机一架。听到这一胜利消息,我们都为英勇的雷达兵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三,雷达兵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一般雷达站都设置在比较偏远隐蔽的小村庄,雷达站除了操纵班组外,还有油机司机班,警卫班一般都是陆军派人来执勤,另外还配有高射机枪排或班。由于都是到朝鲜老乡家号房子,所以都比较简陋,常常没有厨房,在墙边上支一口锅,就是厨房了。每天都是吃高粱米就咸菜,偶尔回国拉粮食带一些猪肉,改善一下伙食,虽然储存了很多猪肉罐头,但那都是战备食品,平时不能食用。朝鲜老百姓生活非常困难,朝鲜工业基本被炸光了,生活用品奇缺,连火柴肥皂都买不到,于是我们每次汽车回国都要购买大量的肥皂火柴等生活必需品。然后用这些东西以货易货,用火柴换苹果,用肥皂换肉。就这样来改善官兵的生活。

四,各部队的雷达技师都对雷达探测精度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1,米波雷达测方位角的精度只能达到1-3度;距离精确度只能达到1-2.5公里;许多雷达没有精确测高装置;天线正/反转和扇扫转换时,机械回差大,也会产生1度以上的方位差。

2, 雷达基点和正北校对的不准。雷达基点大多数直接从地图上查算,地图的坐标北与大地的磁北,还有天体的真北之间是有角度差的,由于校正不严格,造成方位误差。

3,操纵员测报不准。米波雷达方位距离显示器回波张角大,操纵员使用机械刻尺压回波中心往往形成0.5度以上的方位差。

4,时延误差。人工测报、记录、电传上报,按正常速度每一个环节延误5-8秒,几个环节就延误了15-20秒。另外雷达录取目标的速度、雷达天线转速、目标数量及其分布的方位角范围,其时延0-60/M(秒)之间,天线转速规定了雷达录取时延的上限,录取目标的速度决定了最大时延。

5, 雷达测得的斜距代替地面距离也会产生误差。雷达测定的距离是指雷达至目标的斜距,而一般情况下,雷达站把此距离当成地面距离处理。

情报站陈站长:以上雷达部队的技术人员从雷达的技术层面找出了造成探测误差的原因,非常好。下一步解决雷达探测的误差问题,一是要从改装雷达设备,加强雷达维护和维修入手;二是引入数学的概率论概念,建立误差矩形图,计算出误差修正率。就像【射击教程】上写的:由于膛线作用,射弹向右旋转,导致射线与火炮与弹着点之间的连线之间会产生一个夹角,这个角叫得尔它角,也叫偏流,偏流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是可以发现和修正的。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和修正雷达产生的误差。

情报站陈站长:前面我们分析总结了一些原因,造成的距离误差有时达到30公里,而在同一时间内两个以上雷达站上报同一批目标坐标相差可能更大。这给我们雷达预警中心处理目标信息带来很多困难,我们雷达预警中心一个参谋往往同时要处理10-20批快速移动目标,最后再由我们情报站综合处理,通常有40批以上的目标,按4倍情报重叠量计算,每个参谋每分钟要处理10批以上的情报,即使分5个参谋处理,每个参谋在几分钟内要处理30批以上的情报,而且每天都有2-3次大型空情,每次空情有300-400架飞机,分成30至40批飞临我战区空域,我们情报站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要求我们雷达站要预报快和准;雷达预警中心分类要细和准;情报站处理情报要综合雷达、无线监听、气象、敌军动态等各类信息源提供的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再根据战场形势和敌人的战术特点,最后做出判断,在实时情报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向首长做出建议,这整个过程,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因为我们是空军,空军是以秒作为战场计量单位的。所以我们搞情报的必须养成准时、准确的习惯。

雷达部队在空军是一个比较小的兵种,但是现代战争,情报获得能否快速,能否准确,关系到每一次空战的胜负。所以雷达是情报的主要来源,情报是空军作战的重要保障。我们志愿军空军情报站牢牢的抓住了这个重点,从而使我们在与美国空军的作战中,愈战愈勇,愈战愈强,从以前的被动应战,发展到现在我们主动寻战,我们在清川江以北打出了一条米格走廊,现在又在清川江以南主动出击寻猎,这些都离不开我们雷达部队所付出的牺牲,离不开情报站全体人员的努力和付出。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抬头望天空,漆黑的夜空很快被东方的鱼肚白染亮;然后累了一整个白天的太阳又被清冷的月光代替。日复一日的,时间流...
    骄傲的雨阅读 257评论 0 0
  • 文士堂 嘘,别出声 平静的时光被来自外界所影响,新的使命又降在了年轻的国王伊斯贝兰的身上,作为盟军的统帅,众人推举...
    忆先生阅读 391评论 4 5
  • 静哥哥是个很少看电视节目的人,因为感觉在这个网络时代就一台电脑就行了,要看什么在网上一查就知道了,还简单方便快捷。...
    琦少容阅读 226评论 0 0
  • 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刷爆朋友圈,是今年十一月份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的《塑料王国》,导演王久良...
    洲水之畔阅读 262评论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