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交换能力引起了劳动分工,所以分工的程度就必然总是要受到交换能力的大小的限制。换句话说,要受到市场大小的限制。当市场很小的时候,没有人会全身心地去投入一种生产。因为市场小,它不具备把一个人消费后所剩余的全部劳动产物去随意换取他所需要的别人的劳动产物的剩余部分的交换能力。
当劳动分工完全建立起来以后,一个人自己劳动的产品仅只能满足其自身需要的极小部分。他大部分的需要是通过把自己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即超过自己消费的部分在他需要别的产品时与别人的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相交换而得到满足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是靠交换而生活,或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变成了一个商人;而社会本身也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商业社会。
第一,什么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或者说所有商品的真实价格是怎样构成的?
第二,构成这个真实价格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一个人自己的劳动所能提供的仅是这些需要中极小的一部分。其中的极大部分他必须从别人的劳动成果中去获取;而他是富裕还是贫穷,就要看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即他能提供多少劳动量去购买自己的必需品。因而,任何商品的价值,对于其占有者和自己不打算使用或消费而只是想用它去与其他商品交换的人来说,任何商品的价值就等于他能够用以去购买其必需品的劳动量或他所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量是衡量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每样东西的真实价格就是每样东西对于任何一个想得到它的人,在获得这件东西时所需付出的劳动和艰辛。每样东西对已经获得了它的人和要处置它的人或要用它去交换别的东西的人来说,其真实坐标就是它能为他节省多少劳动和艰辛,和它可以为他利用多少别人的劳动和艰辛。
虽然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是一切商品的价值通常并不就是根据劳动量来估定的。要确定两种不同量的劳动间的比例时常是很困难的。花费在两种不同工作中的时间经常并不就能决定这个比例。工作中经历的不同程度的困难,工作时所表现出的独创,这些都必须考虑进去。一小时的艰难的工作可能比两小时轻松的工作所花费的劳动还要多些。或者说,从事一项需要花费十年时间的劳动去学习的行业的一小时,比从事一件普通容易的工作一个月的辛劳还要大。然而却不容易找到一种准确的尺度来衡量其困难或独创。在两种不同劳动的产品的相互交换中,通常双方都要打一些折扣。虽然这种调整不是通过什么准确的尺度,而是通过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和协商来进行。然而根据这种虽不准确,但是大致上的平等,却足以维持日常生活中的商业往来了